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夏至 | 鼓盆歌
时间:2024-06-20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鼓盆歌,源于我国古代的“击缶”、“鼓盆”。曾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鄂南及湘西北地区因民间丧事礼俗而幸存至今。曾名湘北大鼓、澧州大鼓。

澧县等湘西北地区的传统鼓盆歌表演,采用一面约半人高且斜扣于木盆中的大鼓伴奏,后改直径一尺的普通大鼓。鼓盆歌是荆楚巫傩、祭祀文化的典型代表,艺术内涵丰富,表现为唱词文学性极强,传统的演出方式多在灵堂内进行,兼具悼亡祭灵的功用,且加入铜锣、铜钹伴奏。常用韵11个半,演出程序为:先击三通鼓、扬号开唱、请神、安五方、劝亡、说唱正书、劝亡奠酒、送歌郎、说赞语、出魂。舞台上的纯艺术表演则直接唱叙节目内容。唱词押韵,多一韵到底,后来有所变动;句式结构在清朝前期为五字句,清嘉庆年间,落第秀才苏金福改为七字句;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澧县文化馆的主导下,引入多字句式,把口传变为文本传,演唱改说唱,坐唱改站唱;演唱语言以“澧州官话”为主,注重地域性和即时性,唱腔质朴,板式丰富、清晰。

2014年,澧县文化馆申报鼓盆歌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6年,临澧县文化馆申报鼓盆鼓列入第四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3年9月艺人李金楚(左)刘清斌(右上)周召学(右下)在澧州文庙表演鼓盆歌

2010年新编鼓盆歌节目《查家底》参加中国“九艺节”喜获金奖(在深圳举行)

鼓盆歌演出现场

来源:常德市文化馆 光明网

手绘/资料整理:汤雅茜

编辑:汤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