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擂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东汉(建武)25年(公元49年),伏波将军马援奉汉武帝之命征五溪“蛮”,率兵溯沅水而上。所部路过乌头村(今天的桃花源)。因水土不服,感染瘴气风寒,病倒无数。疑为“瘟疫淫侵。”《后汉书•马援列传》载:“会署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当地一老妇献出祖传秘方“三生汤”(即用生米、生姜、生茶叶在擂钵中捣碎,开水冲兑汤服),以治其病,马援命全军饮用后,病疫顿愈,士气大振。从此“三生汤”(即常德擂茶)能治百病便相传至今,在当地沿成习俗。
擂茶,顾名思义,是因为茶的原料是擂制而成。随着岁月流逝,擂茶名目越来越多。凡上等擂茶,碗面热气腾腾,茶面颜色黄绿、呈龟斑状,斑状微动,恰似天上飘浮的云朵,擂茶自上而下层次分明。喝擂茶时,桌上还要摆上许多农家自制的副食品和坛子菜,称为“压桌”。真有春天能生津润肺,夏天能补肾壮阳,秋天能解署去热,冬天能驱寒提神的神奇功效。家里来了客人,总要摆上一桌丰盛的擂茶热情接待贵客。
2009年,擂茶习俗列入第三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常德擂茶
游客在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品尝擂茶

手工磨制
糊糊擂茶
色香味俱全擂茶“压桌”
来源:常德市文化馆 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常德日报媒资库
手绘/资料整理:汤雅茜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