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沅澧时评】安乡,以酱卤之名仗“市”吸人
时间:2023-10-09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 罗琳

这个假期,安乡酱卤“火”了。10月2日,中国安乡·酱卤不夜城正式开街,截至当日23时,客流量达到4万多人次。据悉,自9月29日试营业以来,仅4天内酱卤不夜城的客流量就超过了10万人次。

节前,湖南卫视《去“湘”当有味的地方》摄制组走进了安乡。节目中,著名主持人汪涵置身当地一众喝着早酒的食客之中,吃得津津有味,聊得兴致勃勃。他说安乡酱卤美食,酱是酱,卤是卤,酱卤不仅可以保持食物的鲜美,还令其易于保存。如果说汪涵的现场解说,为安乡酱卤不夜城的开街做了一波极好的预热,那么包括本报在内的主流媒体的密集宣传,则为“安乡酱卤”的“出圈”发挥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酱卤不夜城开街当日,全面带火安乡消费市场,县城宾馆爆满,步行街夜宵店消费额较上月同期增长近5倍。截至10月6日,酱卤产品门店营业收入超300万元,全县累计客流量超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5亿元。

开街仪式上,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安乡“湘式酱卤美食地标城市”称号。这是继“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酱卤之乡”之后,安乡一年内喜获的第三块国字号招牌。自此,“酱卤”之名,非安乡莫属。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说,任何语言都有它的前提,即每个词语背后的信息所形成的框架。语言的力量,正是来自这个框架。安乡之所以能够独树“酱卤”一帜,仰仗的是其酱卤制品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万物皆可卤”,更在世代相传的饮食习惯中形成了“无酱不成宴,无卤不成席”的特色民俗。据《湖南日报》报道,湖南酱卤市场,安乡出品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由此,“湘式酱卤美食地标城市”的桂冠落到安乡的头上,当是实至名归。而这不仅是一块招牌,也是一份因命名而独享的权利。从今往后,“酱卤”一词无论出自何人之口,都是对安乡特色美食的默认和强化。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里说:“如果说早餐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那么宵夜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中国的宵夜版图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宵夜不仅是一日三餐之外的犒赏,也是对人际关系的养护,更是对昼夜滋味的依依不舍。”相对而言,早餐比较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日常状态,一座城市能保有让人吃到传统早餐的稳定物价和方便快捷,说明它有着使人安定的世俗节奏。夜宵作为城市的灵魂,吸引着暂时逃离“商务”和“公务”的人们汇聚夜市,抛却束缚,甚至不惜打破健康养生的“规则”,畅享片刻的自由和松散,以此见人之本心,亦见城市之本相。

不难发现,当今人们消费的目的不再只是维持生存,而是用来满足欲望。这也是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之后的必然现象。一时兴起,追求不同程度的自由,成了越来越多人出行的理由;以吃一顿特色美食为由,打造快游目的地,正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瞄准的商机。尤其是淄博烧烤的爆火,点燃了三四线城市各显其能、不甘平庸的“战火”。安乡锁定宜早宜晚享用的酱卤特色美食全面发力,可谓正逢其时。

城市的“市”指的是有商业、金融功能的市场,有“城”无“市”必衰必亡。“市”的大小,决定着城市的活力和影响。史上所有发达城市,无一不是仗“市”吸人的结果。安乡围绕酱卤食品造“市”,开局喜人,未来可期。衷心祝愿“酱卤之乡”宏图大展,梦想成真。

编辑:唐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