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胡智 文/图
家住石门县新关镇长岭村的杜兵在家以种植柑橘为生,空闲之余在外打点零工,女儿在县城开店做生意,妻子和父亲因病残在家休养,孙女在县城读书。“如果不出意外,这应该是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常态,可惜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今年60岁的杜兵红着眼眶说。
2021年1月,杜兵被检查出患有肺癌,在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刻,他感觉天都要塌了。
“爸爸,别担心,家里还有我呢,您就放心的治疗,妈妈和爷爷我会把他们照顾好的。”女儿连忙安慰。
杜兵面对病残的家人,想着年龄尚小的孙女和自己高额的治疗费用,曾一度想放弃治疗。“不去治疗还能为家庭节约一大笔开支!”杜兵常常自言自语地说。
长岭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走访慰问。随即,村两委组织工作队、片组长等相关人员召开低保评定会,一致同意将杜兵纳入低保。2021年7月,村两委又将杜兵一家整户纳入监测,并为其落实了产业帮扶、教育补贴、临时救助、医保补贴等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在村干部的鼓励和女儿的关爱下,杜兵决定积极治疗,抗击病魔。
“长沙到石门、石门到长沙不知道往返了多少次,化疗从开始的一周一次到后来的一月一次,到现在只需要药物治疗,病情一步步得到了控制。”经过治疗,杜兵的病情逐步稳定,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2021年11月,正在长沙住院的杜兵接到家中传来的噩耗——妻子因突发脑梗去世。赶回家时,见到妻子的遗像,化疗中没有流过一滴泪的杜兵突然泪流满面。
“爸爸,妈妈虽然走了,但是你一定要坚强啊!妈妈肯定也不希望你再出事啊!”女儿不断地鼓励和安慰杜兵。看到女儿一脸期盼,杜兵最终还是坚定了与病魔对抗到底的决心。丧事完毕,杜兵又回到了医院,积极尝试各种康养方案,思维上把“绝症”转变为“慢性疾病”。
“活着就有希望!”杜兵总把这句话放在嘴边。
虽然还在治疗中,但家里的生产也没放下。杜兵重新拾起了生产工具走进橘园,除草、打药、施肥、剪枝都亲力亲为,8亩多的橘园在他的培管下一片欣欣向荣。
“你的病还没完全好,要注意多休息哦!田地就不用管了,好好享福吧!”邻居都劝他。“治病花费了很多钱,现在每次化疗也需要钱,我现在身体状况好点了,家里的田地就不能荒废,适当的劳动对身体没什么大碍的,只要活着劳动就不能停。”杜兵坚定地说,“事实上,我只有在不停地劳作中,才能忘记病痛,忘记已经失去的爱人!”
治经过杜兵的精心管理,当年柑橘喜获丰收,柑橘出售后,当年他们一家的年收入达到了5万多元。
“我之所以能走出困境,也还要感谢政府,感谢村里,感谢工作队,是他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采访时,杜兵不停地感激说。
如今,杜兵的病情逐步稳定,自己在家一边种植柑橘一边照料父亲的生活,女儿在县城开店并照顾孙女学习,一家人的生活都有了盼头。每逢节假日,他们一家四口总会抽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温馨祥和的家庭生活画面又重新回来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