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沅澧时评】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时间:2023-05-29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姚瑶

从今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决定在每年5月第4周开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

笔者从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去年一年,市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是33.23万吨。把这个数字除以365天,市城区每天大约要产生910吨垃圾,而这些垃圾中,有30%到40%可以回收利用,如果不进行分类处理,这些资源就真的成了“垃圾”。

资源回收再利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简易堆放或者填埋会对我们生存环境造成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不进行处理,它大概需要200—400年才能彻底降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处理好城市垃圾问题,就是城市宜居的重要方面。从2019年开始,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我市城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园林绿化垃圾、装修垃圾已实现单独处理,可回收物由社会化企业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大件垃圾计划今年6月底启动收运、处理,将彻底打通“4+3”垃圾处理闭环。

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特别是每一位群众的积极参与。

我们要树立垃圾分类绿色理念,把垃圾分类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坚持从自身、家庭和单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人人动手,树立垃圾分类、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绿色文明生活理念。

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将家庭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先分类、分好类,再按照投放要求定时、定点投放到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中。蓝色为可回收物、红色为有害垃圾、绿色为厨余垃圾、灰色为其他垃圾。我们要做到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日产日清。

我们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废旧物品重复利用,使用再生利用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适量点餐,“光盘行动”;倡导选购净菜,减少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垃圾分类,全民参与,人人有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场改善生活环境、优化生态环境的持久战。

编辑:汤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