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沅澧时评】乡村振兴亟需高素质领头人
时间:2023-04-13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杨荣国

1993年出生的李能和爱人申宗昌都是90后高材生。2019年,李能携手丈夫返回老家常德,接手父亲创办的常德市郑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文化、有眼界的他们,创业之初就摒弃了父亲“靠米粉扶持有机农场”的发展模式,转而选择标准化、规模化的单品模式。通过几年的发展,郑太有机农场的有机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生产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微信图片_20230413081244.jpg

扫码可查看相关新闻。

要想发展农业产业,人才是第一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常态,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临澧县百媚艾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进柏就表示,虽然艾叶种植已给当地农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已经70多岁的他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种植机械化、规模化,产品无公害化,营销网络化,在科技赋能下,现代农业正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科技的发展是人才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更需要优秀的科技“农人”。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和父亲沈克泉40多年始终致力于高产油菜品种的研发,他研发的“沈杂油1号”目前在湖南、云南、贵州等地播种面积近50万亩,给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发展说到底也是典型的市场经济,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领头人还要具备产品策划和市场营销能力。鼎城区十美堂镇同兴村,在省人大代表、湖南省河洲生态甲鱼养殖公司负责人王国顺的带动下,全村有200多户农户从事水产养殖,2022年全村仅甲鱼产业总产值就高达1.4亿元,一举成为了有名的富裕村,真正实现了“1+N”的致富理想模式。

农业最大的资源是土地,农村最好的资本是人力。发展农业产业,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产业领头人来带动,产业的发展能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让更多人留在老家、扎根土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届时,农村青壮年就近就业,乡村将会迎来更加朝气蓬勃的美好未来。

编辑:赖永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