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发现·乡村】合力孕育“幸福花”
时间:2023-02-28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文 王明睿/图  2月27日上午,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陶家岗屋场前的一块小山坡上,几位村民正忙着给新栽培的橘树培育新肥。“大家抓紧时间施肥,现在天气好,正是橘树生长的关键时刻!”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的中年男子不断地叮嘱众人。

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陶家岗屋场航拍图。

当日,记者跟随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干部覃仕兵走进该社区陶家岗屋场。穿过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远远地看到一栋两层小楼矗立在一片绿茵之中。覃仕兵介绍,小楼就是“腾达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办公楼,也是一家规划中的农家乐。

当我们迈过门庭时,老板丰英臣热情地迎了上来:“欢迎欢迎!”他一边招呼我们一边指着屋外大片的果园介绍说:“左边这片是脆桃园、前面是葡萄园,那边是鱼塘和蔬菜园!”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网格化的果园里,大片的绿叶在暖阳中翩翩起舞,不时传来阵阵“沙沙”的声音,鱼塘明净的水面在微风中泛起阵阵涟漪,让人心旷神怡。

村民为橘树施肥。

61岁的丰远柏是合作社早期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回来的时候,我就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乡亲们都很勤劳却赚不到什么钱呢?我最终找到了答案:单打独斗,农产品形不成合力,没有品牌!”丰远柏找到丰英臣等人一商量,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一致决定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大部分都选择了外出务工赚钱,部分留守在家的老人们思想保守,无法理解丰远柏他们的思维,“你们的脆桃3块钱一斤是不是都没人要?但是通过合作社来统一包装销售,可以卖到6块一斤甚至更高,对不对?我们只有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在丰远柏多次上门推心置腹的开导下,村民们开始慢慢接受了他的建议。

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陶家岗屋场一村民家门口的菜地。

2014年,石门腾达土地专业合作社终于在村民们的欢呼声中挂牌成立,当年,合作社流转了整个屋场43户农户的2000多亩土地。经过统一规划和包装,如今,脆桃+葡萄+菜园+脐橙+鱼塘的集体经济模式已经规模初成。“我们所有人不漏一户的全部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因为种植业需要一定的培植期,相信不久我们就能见到当初设想的盛况。”丰远柏信心满满地说。

合作社成立之初,急需解决交通问题。“当初修这条水泥路时,我们43户人家100多人全部上阵,干得热火朝天。杨群高是一名退休教师,年纪太大了,我们就要求他不要参与体力活,他觉得不好意思,就主动买来馒头、绿豆沙等生活物资,硬是陪着大家一起,直到半个月后水泥路通车才回家;前年下大雪,马路上被雪覆盖了不能行车,也是大家全体出动,几个小时就将雪铲得干干净净……”回忆起这些感人的场景,丰远柏眼中闪现着晶莹的泪花。

因为种植业的培植周期和规划周期较长,腾达土地专业合作社目前的经济效益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我们的整体规划已经成型,果园的布局也已经到位。乡村振兴,首先要振兴村民的思想认识和文化水平,只有思想跟上了,我们才能发展产业,才能真正脱贫致富。”覃仕兵感叹。

编辑:赖永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