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常言道】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动人
时间:2023-02-27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编辑:范颢桓
作者:罗琳
分享到:

□罗琳

人这个物种天然就对坏消息更为敏感。早在远古时代,对于人类而言,相比哪里有食物和饮水的好消息,哪里有毒蛇和猛兽的坏消息就明显“刺激”得多。前者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后者则直接关系到生死。可以说,对于坏消息的敏感,贯穿于人类进化史的全程。

恰恰是看准了人对坏消息更敏感的共性,很多事情反而有了接地气的突破口。因为公认的坏消息里,最能反映大家一致的“痛点”。想要赢得关注,获取民心,或是喊出大家的心声引发情感共鸣,或是唤醒公众一起正视现实共克时艰,或是切实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样样可以奏效。

从“坏处”着眼,成就的经典广告案例不计其数。比如2020年,法国一个特别著名的酒庄遇到了一个坎,因为气候原因,这一年的葡萄质地不是很好,酿出的酒有点酸。如何通过广告让消费者接受这一缺憾,成了一道难题。后来,广告文案人舒宸想出的广告语是:“气候让葡萄略微酸涩,这一杯共敬这一年的不完美。”结果,“敬这一年的不完美”戳中人心,成了大家举杯共饮时说得最多的话。

从“坏处”着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既深得民心,也会有效提高社会的综合服务效能。近段,频频见诸本报的好消息中,不乏切实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善举:我市今年将着力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一件事一次办”的升级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我市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保参保费,2020年至2022年,全市共核实困难群体28万余人次,代缴参保费用2800多万元;还有民政部门支持恒德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们走进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手把手辅导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拒骗的能力;以及由武陵区府坪街道团工委联合百街口社区、520商圈团总支共同打造了一间惠及外卖员、快递员、学生和家长等群体的“暖心小屋”……桩桩件件,针对的都是群众的“痛点”,令人备感温暖的同时,也增添了民众对政府的好感。

群众的压力、苦恼、不满情绪,常被视作负能量,被某些怕麻烦、怕担责的工作人员当作“包袱”,避之唯恐不及。殊不知,大会小会都反复强调的工作要接地气、办事要得民心等要求,真要落实兑现,第一时间应该触达的正是群众的这些“负能量”。从群众的“负能量”里找抓手,意味着行事理念跟群众站在一起。敢于正视问题,就是接地气;勇于化解难题,就是有担当。

相比雪中送炭的费神费力,锦上添花就轻松容易多了。由此,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让人印象深刻。总而言之,无论何事,想要达成“雪中送炭”的效果,首要的是找准那场“雪”,然后把分量合适的“炭”扎扎实实送到位。否则,不仅白费“炭”,还可能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