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沅澧时评】整治“欠薪”要“上心”
时间:2023-01-03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覃小平

春节临近,工资结算进入高峰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解决农民工的“忧薪”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用心用力用情去落实落细,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对事关农民工切身利益的“欠薪”问题要“上心”到位,方能促成整治“欠薪”问题见行见效。

相关部门要有决心。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地各相关部门务必进一步提高站位,从讲政治的高度,痛下决心,打出重拳,实行部门联动,握指成拳聚合力,强化担当解难题。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选取“欠薪”典型案例,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警示教育;全面排查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情况,严格督查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及工资按月发放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利用投诉电话、线上申诉等渠道受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线索,及时核查处理;成立整治专班,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和“欠薪”线索能解决的要立行立改,对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问题,要建立台账,列出清单,定期会商,合力解决“欠薪”问题;对恶意“欠薪”而拒不支付工资的“老赖”进行失信惩戒,对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务工人员要有信心。遭遇“欠薪”问题时务工人员要相信党和政府,充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相关部门整治“欠薪”问题。劳动者可拨打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的投诉电话或者准备相关资料举报,要求用人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就工资支付相关问题发生争议时,可以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追回自己正当的收益;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仲裁书后到法院起诉,对仲裁结果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拒不执行的情况,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依规依法解决“欠薪”问题。劳动者在追讨“欠薪”时一定要理性,要通过正当途径维权,切不可意气用事。

用人单位要有诚心。用人单位务必依法履行好自己的主体责任,防范“欠薪”、化解“欠薪”的诚意要落实在各个方面,体现在全过程。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资金时,企业要统筹兼顾,在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要兜底保障员工的工资;要建立健全员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制、工资保证金等各项制度,保障工资按时发放;要严格执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内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在发展过程中要未雨绸缪,做到防范于未然,当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时,要及时拿出防“欠薪”的应对之策,尽早消除“欠薪”隐患;当遇到“欠薪”危机时,企业要理直气壮地担起社会责任,不回避、不推诿,耐心细致地和员工协商沟通,想方设法化解“欠薪”难题,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员工的合理诉求,绝不让农民工忧“薪”忡忡。 


编辑:粟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