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沅澧时评】合力下好乡村抗疫“一盘棋”
时间:2022-12-25
来源:尚一网
编辑:彭诗韵
作者:罗琳
分享到:

□罗琳

随着元旦和春节“返乡潮”的临近,叠加农村地区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12月16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制定了《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切实落实属地主体责任,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科学有效应对疫情和全方位全链条做好健康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强调根据疫情状况、病情轻重、缓急程度等匹配相适应的医药保障和健康服务资源,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有序疏导诊疗需求,开展分类分层分级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份方案可说是详尽周全,看着让人温暖的同时,也会引人思考。有网友担忧地说,面对爆发的疫情,一线大城市的医疗资源都难以应付,遑论偏僻的乡村。

不能说网友的担忧毫无根据,民政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目前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过70%。乡村地区老弱病残相对更多,医疗资源却又相对更少,加上节假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必然导致乡村与病毒之间仅有的物理间隔加速消失。

所幸历经三年抗疫,抗疫不只是医护人员的事情,这一共识已经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里,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相信在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的工作中,群众赖以依靠的基层党组织会主动挑起属地主体责任的重担。当前,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除了协同打好政策宣传和服务保障等硬仗之外,不妨利用“乡缘”抓紧联络和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形成合力,在就医转诊、交通保障等方面构筑坚强后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尔森在其名著《集体行动的逻辑》里早就告诫人们,大集体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小集体,小集体自治再组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灵活高效达成目标。

其次,保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人尽其才,也是给群众吃上一颗“定心丸”。相信继常德多地公布家庭医生团队信息之后,各级政府也会抓紧给乡村基层医疗系统“充值”。比如以城乡医院对口帮扶为基础施行分区包片,采取派驻医师、招募退休医务人员等方式,快速扩充乡镇医务人员队伍;逐级建立医护人员梯队,通过驻点、巡回医疗等方式填补空缺,确保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不断档,消除首诊、接诊、转诊流程中的“盲区”。

再次,不打无准备之仗,药品和医疗器械都要有相应的配置。当下,各地区各部门都在积极解决群众就医用药的问题。前些天,“东北制药”冲上了热搜,一毛钱一粒、2块钱一板的退烧药上架所有东北大药房,着实让各地民众羡慕了一把;以喊出“人民需要什么,柳州就造什么”出了名的广西柳州,12月21日晚,当地产的抗疫药开卖,柳州人买到了一板约1.8元的氨咖黄敏胶囊。常德的三金制药、德海制药、康普药业等药企也没落后,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大家期盼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都在拼命赶来的路上。喜讯频传,不仅给当地人极大的抚慰,也让各地百姓增添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每一次的艰难坎坷,都让我们更加相信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和能耐。不用怀疑,强大的中国制造很快就会让价廉质优的抗疫药、N95口罩铺满全国城乡药店的货架,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清单药品、氧疗设备、便携式肺功能仪、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红外线体温计、额温枪等也都会配置到位。

诚然,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点毋容置疑。但全民抗疫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方智慧和力量的托底,尤其相对薄弱的乡村,是我们的老家,是所有人的“软肋”。只有城乡一并安然,才有我们想要的稳定的“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