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沅澧时评|以历史的担当振兴德酒
时间:2022-09-18
来源:尚一网
编辑:粟钰
作者:王永刚
分享到:

□王永刚

打开百度,搜索德山和德山酒业,前者显示19100000个结果,后者为520000个结果。

同一地理坐标系,结果差距却很大,原因想必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文化传播是其主要原因。

德山因与尧舜齐名的上古先贤善卷生躬耕于此而得名,后有伟人诗句“常德德山山有德”而名扬天下,德山因此被尊称为中国德文化发源地,一座山因文化彰显高度。

处于德山脚下的德山酒业公司为湖南第一家国营酒厂,是业界公认的湘酒之源,在常德,它和武陵酒业、释兴堂等众多酒企所产之酒被冠以德酒之名,尽沾德文化之光。

放眼全国,一瓶酒成为地方经济支柱的已不在少数,如四川的五粮液,湖南的酒鬼等,酒行业老大贵州茅台市值更是超过千亿,带动上下游产业红红火火。

德酒酿造历史悠久,德山酒业、武陵酒业接续发展70载,其他酒企来势不错,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品牌、市场受到影响,以至于德酒行业占常德GDP比重不大,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力道。

德酒能否做大做强做优呢?答案是肯定的。

德酒占地域人和之利,有做大的基础。常德乃国内有名的鱼米之乡,是洞庭湖区域难得的适合酿酒之地,这里拥有水、粮食等酿酒之上乘且充足的原料,资源优势不可替代,与国内产好酒的贵州、四川、山西、陕西等地相比毫不逊色,上世纪末,常德曾对外打出“烟都、纺城、酒乡、茶香”四张名片,酒是当时常德产业经济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市政府多次召开支持“两酒”发展的调度会,2021年,在调度会上有关部门明确提出了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常德白酒全产业链总产值过100亿元的目标。

一直以来,常德的酒企也很努力,德山大曲曾3次获得国家银质奖,武陵酒获得国家名酒称号,这些都是德酒做大可仰仗的宝贵优势,只要我们思想认识到位,方法措施到位,通过提产能扩市场活机制,稳扎稳打抓铁有痕,定能做大德酒产业,达成既定目标。

德酒具传承之功,有做强的底蕴。常德上古时代就开始酿酒,城头上出头的文化显示过这项技艺,唐宋常德酿酒有规模有品质,宋代常德的酒还曾被定为贡酒,明清时代常德城酒作坊号称上千个,是洞庭湖流域有名的酒水市场,新中国成立之初常德就建立了国营酒厂,常德传统酿酒技艺一直传承至今不曾中断,可以说,酒一如常德城市的历史脉搏在跳动。

传承需要坚守者。总部位于常德的大湖股份2007年收购德山酒业后坚持做大德酒的战略,德山酒业品类不断丰富、产品不断迭代,特别是近年来坚持做大酱酒产业,在白酒高品质赛道上发力,德酱系列产品占有率稳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武陵酒业近年来不断寻求突破,9月9日,武陵酒新厂一期整体建成并举行了下沙仪式。可以说两大厂是德酒的主要坚守者,也是常德古法酿酒技艺的传承者,希望德酒品牌在传承与坚守中做强和发扬光大。

德酒有文化加持,带做优的基因。德酒主产企业处于德山脚下,伴随善德文化生长发展,有国内许多酒企无法比拟的文化内涵,理应成为一款有魂的文化之酒。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利用德山的文化故事讲好德酒的故事,特别是新时代,要不断挖掘德山善德文化遗产,通过策划大型的市级或省级文化活动展现德酒的文化基因,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设置话题传播德酒品牌形象。8月中旬,常德市委书记曹志强在考察德山酒业时就强调,德山酒业作为“湘派白酒”的典范,要扎实推进品牌文化建设,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

德酒师道古法坚守工艺传承,自带文化附着力,已是常德人心中难以割舍的知名产品,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德酒的品牌优势会越来越大,核心竞争力会越来越强,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发展良机,从全局的高度谋划,以历史的担当振兴德酒,只要上下同心、久久为功,德酒定能成为造福常德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