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以案说反诈】警银协作闪电出击 阻止老人沦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人”
时间:2025-04-14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邓淇月 通讯员 谭缜 徐灏 文/图

案情回顾:

4月12日,临澧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辖区银行报警称,田大妈在柜台内往一个账户里存钱时,多次弄错账户户主姓名。对于资金用途的问题,老人则言语模糊。接警后,反诈中心迅速将这一线索下发至安福派出所。该所民警立即赶往银行,通过对老人名下银行账户资金流水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民警初步确认田大妈存在协助取现转移涉诈资金的嫌疑。

民警现场劝阻田大妈
经查,4月11日,田大妈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称,国家正在给农民发放扶贫款,点击链接就能领取。田大妈进入链接后,根据里面的内容引导,下载了一个软件,并在软件上添加了自称是负责发放扶贫款的“工作人员”小陆。对方称需要“包装流水”以提高田大妈的银行卡额度才能顺利发放扶贫款,并诱导田大妈将银行账户提供给对方收取资金。于是,田大妈便将对方转来的34800元人民币从线下银行网点取出,欲存入到其指定的另外一张银行卡账户内,幸而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及时报警才被成功拦截。经过民警的耐心教育科普,田大妈意识到自己也被骗了,不仅领不到“扶贫款”,反而沦为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工具人”。

骗子诱导田大妈

案例分析:

免费领取“国家扶贫款”、“百万扶贫基金”、“养老金”、高额补贴等是当前涉诈洗钱的主要套路之一。洗钱团伙以发放扶贫款项、高额补贴等为由,以需要包装流水为幌子,诱导中老年朋友提供银行账户给他人转账或者收款后取现返存指定账户。在此提醒大家,应当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切勿随意提供给他人转账或者帮助他人取现转移,请务必提高警惕,勿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的洗钱工具人。

套路解析:

虚假广告,冒充客服

诈骗分子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利用群众对政策理解的偏差,再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博取信任,诱导被害人通过下载App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诈骗群聊。

洗脑引导,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打着国家政策、国家支持的幌子伪造文件或使用虚假APP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领取国家扶贫资金项目,骗取群众的信任,进而使用群众提供的银行卡进行洗钱“跑分”。

收到转账,完成洗钱

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逐利的心理特性,以“包装流水”的名义将涉诈资金转入受害人账户,并引导其将资金转至指定账户或前往银行柜台取现。

警方提醒:

国家的各类福利政策均有正规的申请渠道和流程,不会通过非官方、私下的方式通知领取!金融类App在手机应用市场的上架审核十分严格,需要提供相关资质证明。由于虚假App无法在正规应用市场上架,诈骗分子只能以发送网址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让被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请合法使用银行卡、电话卡,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金融账户等给他人,以免成为不法分子的工具人。各类诱惑参与洗钱的套路频频出现,若提供银行卡参与“收款”或“取现”,成为洗钱环节中的一环,可能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如不幸被骗,一定要保留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对方联系方式等证据,并立刻拨打110报警。

编辑:王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