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冰雪与山火:一位挂职干部的沅陵成长记
时间:2025-04-13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郑彦

在乡村振兴的广袤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为帮扶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30岁的肖方淼,作为常德市对口帮扶沅陵县乡村振兴工作组最年轻的成员,自2023年8月28日挂职沅陵县官庄镇副镇长起,便一头扎进了基层工作的浪潮中,在一次次应急处突事件里接受淬炼,实现成长。

2024年2月3日农历小年夜,本是阖家欢乐的日子,可一场冰雪灾害却让官庄镇陷入紧张。“高速路段出现冰冻现象,全县四个高速出入口即刻实施管控,在家的干部职工立即赶赴高速路口开展分流引导工作!”晚上8点,肖方淼接到指令,徒步前往高速路口,通知车辆前方拥堵原因并劝返,并在沅陵六中开辟临时停车区域。“两公里的路,平时驾车只需5分钟,可那晚我们徒步了整整两个小时。”

2024年2月4日,肖方淼(左一)和同事们在官庄镇境内最远的国道段牛儿垭疏导交通后留影。
在赶赴高速路口的路上,肖方淼和两位同事不断敲车窗向司机告知情况并劝返,礼貌的司机会说声谢谢,客气的人会报以微笑,但也有霸道者加塞,甚至有人责骂他们“干什么吃的”。肖方淼回忆,夜里11点半左右,三人终于到达高速路口。他安排两位同事去叫醒周围所有商铺的经营户,请他们帮忙烧好火、备好热水,尽可能多接待一位过路旅客。安排好沅陵六中的临时接待场所后,他独自一人守在高速与国道交会路口……大家就这样不知不觉忙到4日凌晨4点。肖方淼说,返程途中,他的手已冻得无法拿起手机,裤管和鞋袜里都结满了小冰晶。次日早上8点,他又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前一晚的衣服还来不及换下,仅匆忙换上一双干爽的鞋,便奔赴下一个工作现场——官庄境内最远的国道段牛儿垭疏导交通。

2024年4月的一天,马鞍铺村的一些村民聚集在电力施工的工地上,阻挠工人施工。于是,肖方淼和同事立即驱车赶往现场。

“抵达现场时,我们发现那里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导致工人们无法正常进出。更糟糕的是,工人们正在进行带电操作,设备安全至关重要。”肖方淼回忆道,“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这些设备得到妥善保护,以免村民误触,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今天不把事情解决,谁也别想离开!”领头的村民情绪激动,显然这次冲突不会轻易平息。见此情况,肖方淼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穿过人群走向对方,尽量安抚着他的情绪。僵局中,因担心引发更大冲突,肖方淼让工人们先暂停施工,再和同事耐心地与村民们沟通,解释施工的重要性,承诺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经过一番努力,村民们情绪逐渐稳定,愿意给他们一些时间来解决问题。这时,肖方淼紧绷的神经才稍微放松下来……

除了化解矛盾、抗击冰雪,肖方淼还经历过生死时速的火场考验。

2025年3月24日下午,一通紧急电话打破了平静。肖方淼联系的老街村村支书焦急地告诉他,G319国道与高速公路交会处后山突发火灾。“立即组织疏散群众,我即刻赶赴现场!”放下电话,他便带着驻村干部直奔事发地。

山火即将被扑灭。
山上黑烟滚滚,外围站满了围观群众,严重阻碍救援车辆部署。肖方淼迅速分工,让驻村干部负责疏散无关人员,自己则上山了解火情。山上道路狭窄拥堵,首批农村消防员已手脚并用冲向火线。火势凶猛,西侧被烧焦的树干冒着黑烟、发出爆裂声,北侧紧邻高速公路,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肖方淼当机立断,决定采用逆风围堵灭火策略,控制火势往南侧蔓延。

这时,他又发现西侧火线附近有两束电线,他赶忙指示国网公司工作人员停电,可浓烟中,消防员没察觉火势逼近电线。“立即供水!”千钧一发之际,肖方淼冲向消防车控水员大喊,随后不顾危险,提着水带冲向山火。

崎岖的山路让人每一步都不得不更加谨慎,浓烟遮天蔽日,视线模糊,只能依靠直觉艰难前行。抵达火线附近,眼前的景象令他心惊胆战。烈焰肆虐,消防员们正全力以赴。他们的身影在火光和烟雾中若隐若现,每一次奋力扑救都如同与死神较量。

灭火后,肖方淼感觉自己“手是木的”。
经过数小时苦战,火势终于得到了控制。望着焦黑的土地和树木,肖方淼感到痛惜,但也很快意识到,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当务之急。“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不仅需要勇气,更要有科学决策和统筹协调的能力。每一次危机,都是对我们的实战检验。”肖方淼说。

从火灾现场的奋不顾身,到施工现场的耐心调解,再到冰雪灾害中的连续奋战,肖方淼在基层的应急处突中不断成长。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沅陵县的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在一次次磨砺中,成为基层群众心中可靠的“守护者”。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范颢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