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李张念
清明雨落,松柏凝翠。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近日,常德市各中小学校以“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为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红色历史融入思政课堂,让革命精神浸润青少年心田。
行走中的红色思政课
3月31日,石门县夹山镇中心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前往湘鄂边苏区南乡起义策源地旧址,通过清明徒步祭扫活动,开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下,全体师生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情向革命烈士们敬献花篮。随后,讲解员向大家讲解了悲壮的南乡起义红色革命史,共同感受先烈们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一位学生感慨道:“站在先烈奋斗过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为理想献身的身影。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清明节前夕,鼎城区花岩溪镇港二口中学组织学生们来到常德文甲起义纪念碑园,通过敬献花篮、重温入团誓词,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激励青少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常德文甲起义纪念碑园由常德文甲农民起义纪念碑、常德文甲起义历史陈列馆、潘振武将军故居陈列室组成,形成一碑一馆一故居的串联成线,力求打造集群式的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祭扫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写下感悟:“先烈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要用奋斗书写未来”“红色基因不仅是历史,更是我们前行的灯塔”。这些真挚的感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责任与使命的深刻理解。
多元形式深化精神传承
4月2日上午,澧县组织县城区2000多名学生前往兰江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清明公祭革命先烈教育活动。
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手捧鲜花,心怀崇敬,列队肃立,庄重地向烈士默哀,行三鞠躬礼,深切缅怀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先烈。随后,学生们手持鲜花,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沉稳的步伐,有序地走向纪念碑敬献鲜花,寄托对英烈的无限哀思与追怀之情。
除实地祭扫外,常德市各校还结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创新活动形式。部分学校组织学生通过“网上祭英烈”平台献花、留言,以数字技术跨越时空传递敬意;另一些学校则开展主题班会,通过朗诵红色诗歌、绘制手抄报、观看革命影片等方式,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育。
为倡导绿色清明理念,常德市多所学校在活动中融入文明祭扫倡议。师生们以敬献鲜花、擦拭墓碑、种植纪念树等方式替代传统焚烧纸钱,既表达哀思,又践行环保。一位教师表示:“通过实际行动,孩子们不仅缅怀了先烈,也学会了用更文明的方式传承文化。”
清明祭英烈,薪火永相传。常德市通过一场场主题活动,让未成年人在缅怀与实践中筑牢信仰之基。从红色遗址到校园课堂,从铮铮誓言到躬身践行,革命精神正以鲜活的方式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血脉,激励他们以英烈为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