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父老乡亲的呼唤
时间:2025-04-02
分享到:

□周碧华

3月的安乡,数十万亩油菜花黄得耀眼,一个个美丽村庄坐在春风里。安乡的美与往年似乎有了不同,少了寂寞,多了温馨——许多游子在父老乡亲的呼唤下,纷纷回归。

有谁能想到,不足50万人口的安乡县,有20多万人在外打拼。我在歌曲《吾乡》中写道:吾乡吾乡,爹娘替俺陪伴着村庄……

无论游子走了多远,根依然在安乡,安乡的水、安乡的米、安乡的鱼,养育了一代代安乡人。我每次回到家乡,耳畔总回响着费翔的歌——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在外打拼的游子并非浪迹天涯,有许多人书写了人生的传奇。在一寸铁路都没有的条件下,父老乡亲固守着乡土,顽强地建设着家园。只要游子们回首养育过自己的土地,就会有一些沉重,有一些牵挂,但更多的是责任与割舍不断的情愫。

就像一粒火星遇到汽油一样,安乡县委县政府适时推出的“人才回归、企业回迁、资金回流”举措,点燃了游子们反哺乡梓的澎湃激情——

在广东打拼的杨洋回来了,他不仅创建了“金牛铝业”,还动员广东的下游企业在安乡投资两亿元建立了小苏打厂。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马美湖“常回家看看”,还担任大鲸港镇羌口村名誉村长,他指导村民发展稻鸭产业,全村每年养殖鸭子80多万只。稻鸭共生生态种养亩产效益翻倍,老辈人直夸:这伢儿的书读得好!

黄媛返乡创业时,合作伙伴都表示不能理解,因为配套企业、客户都在外地,返乡建厂物流成本增加。可黄媛说:“家乡养育了我 ,我也要回报家乡。”她在安乡县高新区投资的德彩印刷有限公司拥有17条生产线,全年生产各类食品包装袋13亿多个,产品辐射全国各地。

在三岔河镇梅家洲村,不同品种的梅花正与油菜花争奇斗妍,游人如织。当年的贫困村,如今村民因年年分红而乐开了怀。从村里走出去的洋泰集团董事长梅培元,目睹家乡的困境,在梅家洲村及邻近村流转土地6000多亩,他不断加大投入,建成了有机稻的全产业链,还建成了文旅综合体“梅园”。

千年国酒公司的董事长李祖军回来了,他投资3000万元在家乡建起了养老院;

李徐、彭罡、庞中荣等人回来了,他们捐资60万元,回家乡建设长者食堂、妇儿之家、老年活动中心;

下渔口镇和丰村的青年林刚回来了,他与另外12人捐资119.2万元,完成村道路灯安装、村道硬化、河道清淤等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大鲸港镇经营“恒达包装”的企业家廖红林不仅捐了数百万元为村里修路,还带头建立了“回归经济陈列室”和“乡愁馆”,当我走进陈列室里,看到一个个在外的乡亲乡友回哺家乡的事迹,仿佛看到一颗颗滚烫的心在乡野里跳动。在精致而朴素的乡愁馆,我看到了儿时的那些农具,简易的土灶,乡愁油然而生。离开家乡多年的人们,只要来到这里,就会看到已逝的苦难岁月,就会想到这片土地上还有亲人在期盼更加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安乡县创造性地在乡镇建立了商会,建立了2000多人的乡亲乡友数据库,出台了各种惠商政策,已回流资金9000万,投资项目16个,有107人担任了“名誉村长”。

为了让在外的乡亲乡友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与亲情,安乡推出了一系列温馨服务举措,如联合县人民医院为乡亲乡友的父母开通卫生健康医疗卡,且取了个很具传统文化色彩的名称——“安贤椿萱健康服务卡”,为老人们提供诊疗优先、体检优惠、接待优质等服务。

人心都是肉长的,在外再辉煌,父母是否安康?亲人是否安康?家乡是否变了模样?目前,“回归经济”已成为每一个安乡游子热议的话题,远方已远,是时候回望家乡了——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编辑:刘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