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寻“常”巷陌】文艺风吹到了旧街巷
时间:2025-03-27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聂晓军 高玲 文/图

“春天想回小院去看看。”3月11日,网友“大耳朵”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动态。提及这座小院,她描述:“小院坐落在一片老旧居民自建房区域,外墙的淡粉色格外醒目,春天,院内花草让人沉醉。在新主人的精心装扮下,曾经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如今处处透着文艺气息,我迫不及待想把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人。”

“左宜右有”小院

老房子内部焕然一新

雷汝淋正在忙碌

老房子的“蝶变”开始于2024年11月。

那是初冬的一天,网友“大耳朵”将位于武陵区长庚街道仙源社区2组的一栋3层自建房租给了雷汝淋。当时,这栋自建房已老态尽显:墙面灰黑,墙皮大块脱落,裸露出内里的砖块;锈迹爬满铁门,轻轻一碰,铁锈便簌簌落下;窗户狭小,光线艰难地“挤”入,即便是大白天,也给人一种暮霭沉沉的压抑感;院子里荒草丛生,废弃的杂物随意堆放……雷汝淋评价:“这是一栋常年无人居住且已荒芜的自建房”。

仙源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当地居民便陆续自建房屋。时光流转,居民一砖一瓦修起来的房子已年过而立,时光的痕迹落在墙面和院落里,不免有了沧桑的况味。然而,时光里同样蕴藏着机遇,近年来,凭借毗邻湖南文理学院的地缘优势,以及汇景中央广场等楼盘建成,超一万户居民的涌入,仙源路热闹了起来。旺盛的人气吸引了有眼光的创业者,茶室、美甲店、小酒馆、婚纱店等如雨后春笋般落户这片老街区。雷汝淋也看中了这片“风水宝地”,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我是学化妆的,以前给人化妆,现在给房子化妆。”1989年出生的雷汝淋坦言自己喜爱中餐,所以从化妆行业转投餐饮行业。租下小院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雷汝淋与装修工人一起打磨桌椅、铺贴地砖、刷地板漆,凭借过往积累的审美经验与动手能力,她成功让破旧小院改头换面。

3月25日,记者踏入雷汝淋的“左宜右有”小院,只见石竹摇曳,黄色、粉色的月季争奇斗艳,铁线莲优雅垂挂,毛地黄与迷迭香错落其间,一旁凉亭里的白色窗帘随风轻舞,撩动人心。店内,复古灯具散发着柔和光晕,精致的花瓶中或插着鲜花,或点缀干枝,蕾丝花边的窗帘轻掩,光影斑驳。

临近顾客生日宴开场,雷汝淋在包间里忙碌不停。她时而踩上椅子,将铝膜气球粘在墙壁高处;时而贴近窗框,把气球固定在边角。随后,她进入厨房,紧盯炉灶,热气腾腾中,红烧肉炖鲍鱼红亮诱人,农家腊肉香气扑鼻,秘制罗氏虾色泽鲜亮……当一道道招牌菜送上餐桌,她才稍稍喘了口气。一个人的努力总会被看见,尽管“左宜右有”尚处试营业阶段,已吸引了不少食客预约订餐。

“禾拾”婚嫁优选店

店内宽敞明亮

龚雨晴正在试妆

从柳叶大道拐入仙源路,记者立即被一栋花卉绿植环绕的自建房吸引住了。这些花卉绿植,宛如天然的栅栏,围出一片静谧又浪漫的小天地,写着“禾拾”字样的白色招牌在花丛中显得清新脱俗。

此刻,正在备婚的龚雨晴端坐在化妆镜前,满脸幸福,沉浸试妆。化妆师汪文手法娴熟,几乎眨眼之间,精致干净的妆面就完美呈现。随后,龚雨晴在中式与西式礼服间踱步徘徊、反复挑选。不一会儿,穿上婚纱的龚雨晴在镜前左顾右盼,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每次路过,都会刻意放慢脚步,因为这家店漂亮又大气,很吸引人。”龚雨晴说,“禾拾”装修风格新颖独特,环境宽敞明亮,婚纱款式多样又时尚,是婚纱界的“宝藏店铺”。

“装修花了近100万元。”汪文是“禾拾”婚嫁优选店的主理人之一,她告诉记者,2024年2月,她与合伙人历经多番权衡,放弃了之前不临街且空间狭窄的老店,选定仙源路上仅一层的自建房作为新址。新店原是一家汽车修理厂,脏乱破旧,机油满地,但700平方米的面积可以让店铺尽量伸展,又考虑到仙源路的发展潜力,她与合伙人还是租了下来。

年轻人顺利扎根旧街巷,也少不了社区工作者的助力。仙源社区党委书记孙彬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针对符合规范且不影响城市管理的自建房改造项目,社区会全力为商户争取有利政策。“禾拾”就是仙源社区优质服务的受益者,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自建房的升级改造。

“店铺开在街巷里,会吸引过往的居民,客流也明显高了许多。”3月23日,天刚破晓,汪文就在店内忙碌起来,时而为新人介绍婚纱款式,时而为新娘勾勒精致妆容。这一天,她共接待了6对备婚新人,“节假日更是从早忙到晚,顾不上吃饭是常态。”

龚光爱的自建房

“后山茶社”环境清幽

龚光爱在茶室内忙碌

仙源路81号,一栋4层自建房静静伫立。屋主龚光爱弯着腰,在小院里侍弄花草。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房前屋后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小院四周栽着竹子,修长的竹枝紧密相依,编织出翠绿的屏障。

“原本只是一栋普通的楼房,毫无特色,改造后变得非常漂亮。”龚光爱告诉记者,2022年夏天,正在屋外乘凉的她,遇到前来寻租的吴爽,两人相谈甚欢。不久后,吴爽便租下了这栋自建房的第一层。经过一番装修和打理,自建房摇身一变成了“后山茶社”。

茶室内,茶台干净整洁,茶具摆放讲究,抬眼望去,皆是鲜花。吴爽钟情于这份浪漫情调,常邀请好友前来喝茶,在茶香与花香中谈天说地。龚光爱退休后时间充裕,主动承担起茶室的后勤工作,每日为客人烹饪美味。吴爽依照约定,每月支付龚光爱一笔报酬,两人互相信任,配合默契。如今,茶香袅袅的“后山茶社”不仅装点了街巷,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拍照“打卡”。

“自建房的完美蜕变,让人们领悟到,即便人生深陷困境,只要怀揣信念,付诸行动,就有可能迎来新的转机。”网友“大耳朵”在动态的最后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编辑: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