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王浪 通讯员 余佳语 文/图 眼底还能“破洞”?近日,本就只剩右眼可视物的张爷爷就遇上了此等糟心事,所幸,经过常德爱尔眼科医院救治,目前病情得到控制。
张爷爷今年81岁,左眼由于早年的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已经失明,平时仅靠右眼维持生活。近几个月,他发觉右眼看东西扭曲变形、模糊,便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常德爱尔眼科医院。经检查发现,患者的视物变形及视力下降是黄斑裂孔导致的,因距发病已有一段时间,需要尽快做手术修补裂孔,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该院眼底病专科主任侯华国介绍,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的重要区域,被誉为眼睛的“心脏”,决定着我们的中心视力和色觉。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内的玻璃体会逐渐液化、收缩,与视网膜发生粘连,当玻璃体对黄斑区产生异常牵拉时,可能会撕破黄斑组织,形成裂孔。黄斑裂孔就如同相机底片破损,早期会感到视物变形、模糊,看直线时出现扭曲或断裂,严重时视野中心出现黑影遮挡,甚至无法辨认人脸。若未及时干预,裂孔可能持续扩大,最终引发视网膜脱离,导致不可逆的失明。
“由于患者目前只剩一只眼睛视物,做手术的风险是比较大的,但不做手术,任由病情进展,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这就像高空走钢丝,容不得半点闪失。一旦手术失误,患者将彻底失去唯一的光明。”侯华国坦言,这类手术对医生的经验、设备精度和团队配合都是极大考验。术中,需要切除患者眼球内已经浑浊、牵拉黄斑的玻璃体,剥离与黄斑裂孔发病相关的黄斑前膜或视网膜内界膜,并向眼内填充气体,以使黄斑孔闭合。
目前,张爷爷已接受手术,病情得到控制。
侯华国特别提醒,黄斑裂孔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很多患者就诊时已错过黄金治疗期。一期可先观察,到了二期则需及时手术,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视力持续下降,失明风险激增。5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接受眼底检查,高度近视者需缩短至每半年一次。当发现门窗变形、字迹缺笔画、颜色变暗时,应立即就医检查。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