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为美好生活“电”定基础
时间:2025-02-05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文/图

一个技能撑起一个家庭,一门手艺蹚出一条致富路。这是汉寿县沧港镇菱湖村三组村民张国华的真实写照。

2014年,张国华的父亲患鼻癌入院,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不久,张国华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

“虽然命运很残酷,但我绝对不会认输!”坚强的张国华决定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双手改写命运。苦心人,天不负,现在,张国华在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经营电工工程,每年收入6万元左右,女儿张芹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东莞务工,妻子邱元妹在家务农及照顾母亲,一家人和和顺顺,幸福美满。

从家中一贫如洗,到如今的富足生活,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张国华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更离不开技能业务培训的加持。

拜师学艺 练就真功夫

张国华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一直多病,无法劳作,家中主要靠母亲维持生活。由于家庭条件较差,张国华16岁就放弃了学业,自行谋生减轻家庭负担。

其间,张国华认识了电工师傅张先明,不仅平时跟着张师傅做事学习,而且还在工余时间买书自学,不断精进技术。

“纸上学习终觉浅,没有实践更是空中楼阁。”不久,张国华正式向张先明提出了拜师学艺的请求,因为各种原因,张先明起初没有答应。

张国华没有放弃,一直默默跟随张先明走南闯北,也时常免费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张先明终于被张国华的善良淳朴、虚心求教打动,倾尽所学,慷慨解惑。就这样张国华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精准培训 铸就“金饭碗”

张国华起初是跟着师傅做事情,后来开始自己接活儿,但是随着在这个行业进一步深入,他发现自己的工作因为没有资格证处处受限。

2014年,父亲生病,张国华回家照顾,此间他听村干部介绍说,劳保部门有电工培训,学成发资格证书,他立即主动联系村干部报名参加培训。

培训过程中,张国华认真汲取新的知识,虚心向老师和同学求教,结业之后,如愿获得了资格证书。参加这次培训让张国华在业务上不断精进,认识了许多同行,积攒了一些人脉。

2015年,父亲的疾病治愈,只需在家休养即可;张国华自己的业务也有所发展,收入比较可观,家庭情况迅速好转,便主动申请脱贫。

目前张国华已经取得了十级证书,电工业务也越做越大。

真心帮扶 共创新生活

虽然张国华一家已于2015年脱贫,但是结对帮扶一直在延续,张国华的女儿张芹享受教育助学政策直到从学校毕业,家人住院享受医保报销政策,特别是为父亲的复查诊疗省了不少钱。张国华在外面务工还有交通补贴,帮扶干部还会为他提供务工信息、介绍小型水电工程等,只要他能享受到的政策,一项都不落下。

正是因为结对帮扶责任人近10年的接续帮扶,一直在外面做电工的张国华感到非常安心,每月的电话问候让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定期的走访慰问让其家人也倍感温馨。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的用心用情,感谢镇村两级干部的关心与关爱,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蒸蒸日上。”张国华感叹。

编辑: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