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向新而行 以新制胜 在“二次创业”中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武陵区委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报告解读
时间:2025-01-12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林毅 武大为 通讯员 王茂松 郭海龙

回首2024 客观总结成绩,坚定向新而行的信心决心

一年来,我们集中精力稳大盘、入新局,交出破浪起势的“发展答卷”。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一主一特”产业定位,主动应变求变、识局破局。项目建设稳中有进,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6个,完成投资49.5亿元,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三期四期、国伟电气设备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竣工,常益高速复线如期通车,哈威冷链有序推进。园区发展换挡提速,武陵互联网文创产业园入选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典型案例,以“花花来了”为代表的文化科技领域新质生产力企业纷纷落户,形成了从“卖本地”向“卖全国”的突破,园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市场回暖向好,接续办好第三届“520·来武陵”城市品牌推介活动,丹洲草地音乐节、民谣生活节激情开唱,“3+1”街头篮球赛、东江村排联赛活力四射,新能源汽车展、高山街赏春消费季、青春集市、汉服花朝节好评如潮,大力实施汽车、家电、家装以旧换新,拉动销售额14.3亿元。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个转企”413户,“企入规”150家。营商环境向优向好,全力推动降本增效,统筹降租金、降电价“双降”,为企业节约基础运营成本34.6%。扎实开展“三送三解三优”专项行动,依托中小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推动企业诉求问题一网通办、涉企政务服务全程代办,累计解决涉企服务问题135个,减税降费9.75亿元。

一年来,我们精雕细琢提品质、促振兴,交出焕然一新的“融合答卷”。

画精画美画好城建“工笔画”,完成90个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加装既有住宅电梯99台,新增停车泊位302个,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场所全覆盖,高铁沿线环境焕然一新。强力推进武陵区沅澧涝区排涝工程、付家湾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等重点水利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0.8万亩,落实粮食生产面积5.4万亩、总产量2.3万吨。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金丹酱板鸭、果丰水蜜柚、永春堂羊肚菌、鲜滋友常德米粉获评中部农博会金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永春堂省级示范联合体成为全省最大的食用菌产业化基地,芦荻山乡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武陵区作为全省唯一区县成功入选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建设名单。组建包含80名农业领域人才的科技专家服务团,培育主导产业科技示范主体30户,成立武陵区农业产业协会,三农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8天,城市集中饮水水质达标率100%,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问题全部办结,绘就了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新画卷。

一年来,我们竭尽所能办实事、解难题,交出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坚持人民至上,完成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37件,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持续提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2.8%。着力办好“五个教育”,高标准完成育英小学改扩建,新增公办学位700余个,成功入选首批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第三批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教育管理“向云端”和“双减”工作获国家教育部推介,“红领巾爱祖国”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播报。持续推进特色化、专业化、规范化医疗建设,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和收治住院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全市率先建成“15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56家、3392张,积极探索特色专科、安宁疗护病房、“老年人健康数据+智慧医疗”等医养结合新模式,“银发调解室”获评全市“五助五有”创新案例。传承弘扬非遗文化,常德丝弦多次荣登央视、走进韩国,积极引导麻质画传承团队、根雕艺术名家入驻“艺丹沅”文艺部落,“文艺书香气”和“城市烟火气”和谐共舞。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防风险、守底线,交出安澜无恙的“稳定答卷”。

持续深化大安全大应急改革,工作经验被省委办公厅内参推介。扎实开展本质安全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各领域专项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高泗社区防汛巡查等工作经验先后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宣传推介,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千方百计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圆满完成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防治和灾后重建工作,有力保障近万名群众生活需求。成功应对“6·22”特大暴雨和“7·1”沅水洪峰过境,未垮一堤一坝,全力守护主城安澜、一方平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摸排化解矛盾纠纷1012件。强化信访积案化解和源头治理,国家信访局交办积案全部清零,武陵区作为常德唯一代表,先后在全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法治领域改革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持续加强重点场所安全防范,健全乡街部门定责领防、重点场所全面布防、基层派出所动态巡防、大数据平台科技助防的四级联防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打非治违”春雷行动、“利剑护蕾·雷霆行动”,社会治理指数居全市前列,区委网信办被授予全省舆情信息工作成绩突出单位,长治久安成为武陵最耀眼的底色。

一年来,我们笃行不怠转作风、抓落实,交出同心协作的“党建答卷”。

纵深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举办高质量发展论坛2期,组织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2.4万余人次,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讲授纪律专题党课1450次,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行动自觉更加坚定。从严规范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强力推进生态环保突出问题、耕地保护交办问题、城建领域遗留问题整改,积极配合国家统计督察“回头看”,高位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共性问题整改,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超常规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火车站农贸市场灾后重建获省纪委监委肯定,启明街道“村改居”、府坪街道危房解危等民生实事获群众点赞,加强基层监督执纪、开展纪检监察惠民特别行动被省纪委监委推介。纵深推进“三长制”工作,累计解决群众问题、化解基层矛盾1.5万余个,高山街成为全市首个“三长制”信息化平台试点社区。扎实开展为基层减负赋能工作,下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加强村(社区)后备队伍建设,打破基层干部成长瓶颈,考核录用1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基层干事动力、履职能力明显增强。

奋斗2025 聚焦重点任务,书写向新而行的壮景实景

全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扎实推进“二次创业”,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着力稳住楼市、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暖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

“五件发展大事”

1、千方百计答好文科融合命题。编制文化科技融合三年攻坚规划,健全“六个一”工作矩阵,加快产业业态和头部企业导入,支持“花花来了”等文化科技领域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打造短视频拍摄基地、数智婚庆产业园、丹溪营数字教育等新型产业应用场景,力争全年引进文化科技企业30家以上、文科融合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2、全力以赴打造新型消费热点。擦亮“520·来武陵”城市消费名片,提质万达、友阿、欢乐城、步行城四大都市商圈,激活老西门、城壕湾、艺丹沅三大文旅消费新业态,打造网红潮街、星空夜市等夜间消费示范场景,支持引导“微促销”活动贯穿全年,形成“1+4+3+N”的城市消费新格局。

3、锲而不舍提升城市品质品味。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持续做好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全面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危改旧改步伐,丰富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教育等服务供给,争取中央预算内城市更新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完成地下管网改造64公里以上、老旧小区改造118个。

4、精耕细作培育农业特色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商贸物流配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导入,持续擦亮酱板鸭、常德米粉、羊肚菌、粮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年末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突破10家,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1亿元,增长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万元,增长4%以上。

5、高质高效推动社会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安全防范、源头治理、信访积案三大攻坚行动,健全“五级四线三圈”情报信息网络,丰富拓展大数据应急指挥中心功能模块,全市率先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力争打造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示范区。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向新而行的动力合力

要筑牢“一如始终”的政治忠诚

要打造“一呼百应”的战斗堡垒

要激发“一往无前”的干事状态

要营造“一心同功”的共进氛围

要坚持“一严到底”的管党治党

“五个全力突破”

1、培强产业发展“主链条”,在质量和体量上全力突破

一是产业体系提级。坚持“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围绕检验检测、商贸物流、批发贸易、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教育培训等行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用好“两新”政策,以首发经济为切入口,大力引进产品首发、技术首用、节目首演、门店首设等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着力巩固传统消费、壮大新型消费,鼓励引导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全力打造泛湘西北区域消费中心。持续丰富“文化+科技”特色产业边界和内涵,做大做强武陵互联网文创产业园主阵地,以平台经济、人工智能+、总部经济为主方向,推动音视频、短视剧、动漫游戏等产业头部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有机构统揽、有产业导入、有消费场景、有智力支撑的“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项目建设提速。全面梳理国省一揽子政策,抢抓国家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控的“窗口期”,瞄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绿色低碳、综合交通、银发经济等重点领域,滚动储备一批管当前、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在2025年动态储备项目80个以上、实施国省重大项目39个以上、投资51亿元以上。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行动,扎实推进城市片区更新、城市防涝工程、马家 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互联网协议IPv6单栈网络部署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形成更多经济实物量。三是营商环境提质。加快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全域通办能力,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聚焦市场主体“最烦、最痛、最怕、最盼”等问题,进一步探索降本增效有效措施,常态化开展“政企联络座谈会”“三送三解三优”活动,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成本最低、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持“首违不罚”“轻微免于处罚”等柔性执法,坚决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力争2025年新增“四上”企业80家以上。

2、投身招商引资“主战场”,在效率和效益上全力突破

一是用好用活招商载体。聚焦“一主一特”产业定位,立足武陵互联网文创产业园,精准谋划一批建链延链补链项目,充分发挥驻外招商队伍“前哨”作用,紧盯马栏山视频文化产业园、大龙网、建材超市、玉湖冷链、民耕慧木农业等重点园区和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力争2025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65亿元。围绕数字武陵基地,抢抓新型产业用地(工业用地)M0试点契机,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软件信息、科技孵化等行业重点企业为培育招引方向,加速推动工业上楼、项目投产,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锚定锚准招商重点。面向大湾区、长三角、长株潭等重点区域,讲好“广东话、江浙话、长沙话”,打好“校友牌、本土牌、乡情牌”,以产业链为主线,按照产业链图谱抓对接,做到缺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鼓励支持在外常德籍企业家投身武陵发展,让返乡企业家感受礼遇、共赢未来,真正做到“德商返乡更吃香”。三是落实落细招商模式。创新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新模式,推动招商引资从项目招引向产业整合高水平迈进。实行全员招商制度,明确招商奖惩硬措施、硬办法,重奖招商引资功臣,对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与贡献度相匹配的奖励,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加快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合力抓的招商工作氛围。

3、巩固城乡建设“主阵地”,在颜值和气质上全力突破

一是聚力城市焕新。集中力量完成棚改征收扫尾,推进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按时完工,让“老居民”享受到“新生活”。持续抓好市容市貌管理,整治乱停乱放、私搭乱建行为,打造城市管理“武陵样板”。推动城市服务能级提档升级,打造便民生活圈、养老托育圈、非遗文化圈、文体健身圈等“多圈整合”的城市新生态。二是聚力乡村焕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登记衔接。实施“和美湘村”示范创建,多渠道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武陵乡村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聚力生态焕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武陵。厚植生态底色,完善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夏季攻势”,下大力减少重污染天气,确保空气质量、地表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

4、唱响造福民生“主旋律”,在保障和改善上全力突破

一是提供更加优厚的社会保障。全力推进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全面落实“降、返、补”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不断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力度。二是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增设公办园托育服务,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阳光招生”行动,积极争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县。扩大“双减”成效,深入推进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路径,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积极化解涉校矛盾纠纷,用最倾情的守护让校园成为最安全的港湾。三是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大力实施健康武陵战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促进医卫、医保、医药和医德、医风、医教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巩固拓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做好各类健康“细胞”创建。推进特色科室建设,打造“一院一品”重点科室,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落实关爱“一老一小”各项措施,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做好三孩政策宣传,加大生育支持力度,提高群众生育意愿,增强家庭发展能力。

5、维护社会和谐“主基调”,在防范和化解上全力突破

一是筑牢安全生产“生命线”。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隐患即事故”理念,更好发挥大数据应急指挥平台作用,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扎实开展消防、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切实解决“查不出、改不了、控不住”问题。二是绷紧重点领域“安全线”。抢抓中央债务置换等政策机遇,持续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付息压力,全面增强内生动能。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完善财政运行风险评级、分类管控、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政府债务始终稳定可控。落实“零基预算”改革要求,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抓好村级债务防范化解。打好“保交楼”“保交房”攻坚战,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加大涉众型金融风险排查、监测预警和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和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稳妥处置非法集资案件。三是提升社会治理“保障线”。坚持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和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推动领导干部下沉接访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和打击养老诈骗、非法集资、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行动,加强普法宣传,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陵、法治武陵。

编辑: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