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韩冬 李龙 近日,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交流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常德市作为全国十个试点地区之一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会议要求,各地及时挖掘有效成果,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充分发挥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
去年,教育部启动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并确定上海市、山东省、青海省、福建省厦门市、湖南省常德市、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市、重庆市云阳县等10个地区开展试点,着眼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改革试点实施一年多来,各地建立了教师工作新机制,探索了教师改革新路径,形成了教师工作新模式。
入选试点以来,常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要求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系统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常德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出台了中小学教师从教“十条禁令”,制定了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细则。在优化队伍结构方面,建立教师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机制,中小学教师编制纳入“周转池”管理,优先保障紧缺学科教师引进等用编需求;健全完善校招、面签、公开招聘等制度,打通教育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推进双向聘任、课时量达标、绩效分配为重点的市直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改革;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全市校长、骨干教师年交流率分别达50%、24%。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实施“三名”(名师、名校长、名优特色学校)建设,构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成长体系;强化乡村教师补充培养,实施市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为激励激发队伍活力,出台《常德市尊师重教十条》,落实通信资费优惠、加油优惠、教师健康体检等优师惠师政策;出台《社会事务校园“四不进”》,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监控机制,为偏远乡村学校教师发放特殊岗位津贴;加大优秀典型选树表彰力度,设立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给予获奖对象10万元重奖;大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实现农村教师“一人一套周转房”,极大增强了教师职业幸福感、荣誉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