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 进入专题】
《常德日报》2024年11月15日A03版
□李克明/口述 常德日报记者 邓淇月/整理
人物档案
李克明,1930年出生于湖南汉寿,1949年1月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复员回乡,1992年从汉寿县交通局离休。
人物金句
“路通百业兴,路畅民共富。”
“我始终坚定一个信念,总会有过好日子的那一天。”
我叫李克明,今年94岁了。我出生在湖南汉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沅江边长大,从小和水打交道,后来又有幸与交通工作结缘。这一路走来,我记录、见证了常德交通发展的巨大变迁——从“一张白纸”到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为主的立体大交通网,家门口的道路连接四方,想去哪就去哪。
一
我的革命经历比较简单。1949年1月,不满19岁的我加入了解放军队伍,穿上新发的军装,戴上大红花,第一次坐上汽车出远门。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溃军企图阻挡解放军南下,炸桥毁路,致使常德公路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到1949年,常德仅有4条公路,农村交通更像一张没有痕迹的“白纸”。我们的出行大多靠双脚,远一点就乘渡船。
花了整整几天的时间,我们才到达南京。谁知参谋长看到我个头小、体力弱,觉得我不适宜野战部队,又因为我工作积极,是可以培养的苗子,就把我保送到华东军政大学电训大队。
我去参加革命,心思单纯得很,就是为了吃一口饱饭。到了部队才晓得,这里不仅能让你吃饱饭,还教你学文化、学技能。
和我一起保送到电训大队的还有6个汉寿同乡,我们一起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收发报就是“滴滴答滴滴答、滴滴滴答答……”,我从小记性就好,人又灵活,肯吃苦,只用了个把月,脑子里就能同时记4组电码了。
1951年,我被分配到福建军区十兵团司令部通信处,负责7个情报站的通信联络。
我们搞报务员的,被称为“首长的耳目、军队的神经”。在福建前线发生的事情,毛主席8分钟就晓得了,就是靠我们这个工作。你们看,我手上还有当时拿铅笔抄电码留下的老茧,也是搞报务员的一个记号。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些年部队对我的培养,让我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受益匪浅。比如我在民政线上就特别擅长做思想工作,帮群众解决困难。在交通系统的那些年,我还是优秀通讯员咧,算得上是你们的半个同行。
1956年,我从部队复员回来时,汉寿还只有一条过境的砂石路,就是现在的319国道。我中午到太子庙下车,走到家时天都黑了。沿路看到买粮的队伍排得好长啊,当时福建沿海那边老百姓家里吃饭都已经有几个菜了,还有海鲜,我们内陆还在吃统销粮。
吃统销粮时的日子是真苦啊,一个成年劳力一个月只有23斤米,4两油,家里要是来客了,你就要“打饿肚”。有一回,我饿急了,晕倒在十字街那附近,幸亏遇到好心人买了一碗甜酒喂我喝,才救回我一条命。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份恩情,也对甜酒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那一年,汉寿县肉食水产公司买了一辆货车,这才结束了汉寿没有汽车的历史。日子苦是苦,但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总会有过好日子的那一天。
二
转眼就到了1976年,我从汉寿县民政局调到了汉寿县交通局,那时候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为什么?路通了啊!当时正好赶上全县修路建桥的第二个热潮。
说来你们这辈人都不敢相信,我们以前到常德开大会,要先走一段稀泥巴路,再坐轮船到德山,从老码头过渡到常德,最后到下南门下船,来回路上不耽误的话都要一整天。
我们汉寿自古以来就是水乡嘛,水运比较发达,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县通航的航道有60条,通航里程近800公里。但水运毕竟有局限性,汉寿是半湖区半山区丘陵的县,长期以来,山丘区的老百姓运输只能靠手提肩挑、人力车推、畜力车拉。劳动强度大,效率也很低,这就导致大量农副产品积压运不出去,群众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难以运进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制约。特别是1970年以后,由于地方工业的崛起,工矿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流通量猛增,群众是多么盼望着改善交通啊,可以用望眼欲穿来形容。
那时候,汉寿县委县政府就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因势利导,领导和发动群众在全县掀起了修路建桥的热潮。我这里还珍藏着一本《常德地区交通志》,你们看,1970年到1979年,我们修建了56条公路。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工程啊!
路通百业兴,路畅民共富。当时汽车工业、客运和货运运输等行业也顺势发展起来,1976年,汉寿还正式成立了专业汽运公司。到1987年年底,全县汽车已增加到3000多辆。那时候,公路也已经遍布常德城乡,四通八达,常德地区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油路、乡乡通客车。
常德斗姆湖机场扩建工程也开始动工了。对哦,我回过头来想想,那30多年里,交通的发展变化远远不止体现在水路、公路这些方面。民航、铁路、管道这些,也都已经发展得比较好了,构建起了综合的运输网络。
当时,我负责办公室的文字宣传工作,技术方面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我喜欢看书、爱钻研,写稿件前都会和技术员商量。在岗的十几年里,我基本摸清了汉寿的交通发展情况,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276篇文章。
1992年,我的一篇《水网地带砂石路面公路的修建与养护经验》刊登在公路行业的中央级综合技术类科技期刊《公路》上,还被选进了大学教材,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三
我的报道还帮助过不少人呢!
有一年发大水,蒋家嘴洋淘湖溃垸了。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搞运输的船员用自己的木船堵住了缺口,自己的衣服和粮食都在船上。灾情过去后,他的船报废了,损失也无人问津。我把这篇现场采写的抢险报道投稿给了《中国河运报》。事后,他拿着这份报纸找到汉寿县防汛指挥部,顺利领取到了相应的补偿款。
我们三和乡还有个“吃杯杯粮”(临时工)的交通管理员,叫廖金山,家里拖儿带女的,条件比较困难。他的工作能力很强,负责那一片的交通秩序、交通运输生产、粮食及货物运输的管理。乡里的运户都对他称赞有加,没有货源了,他帮忙找货;运户受欺负了,他出面帮忙打官司。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廖金山的事迹进行挖掘报道,立即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不仅帮他解决了正式工作,他的女儿还被省里一所交通中专学校录取,学费全免。
我还亲历过哪些交通史上的大事?那就要说说常德沅水大桥了。建桥前,人们过河只能靠轮渡和木筏,来往车辆就在青年路口排队,再爬上机船轮渡缓慢通过。如果遇到洪水、大风或雾天,渡运就不能正常进行,汽车排队过渡长达好几公里,等渡要几小时甚至一天。
大桥正式建成通车的那天,是1986年的国庆节。我们各个县交通局都派人到现场观摩学习,桥上彩旗飘飘、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前来围观的群众估计有几万人,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的陈邦柱特地前来剪彩,可以说沅水大桥通车是常德经济腾飞的开始。
1992年,我离休了。这些年我一直有看报、看新闻的习惯,也一直心系交通。如今常德的交通基础设施连片成网,人民群众出行便捷舒适,智慧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像5分钟坐汽车过沅江隧道、50分钟坐高铁到长沙这些新鲜事,我这个爱赶时髦的老头子,都体验过了。
我80多岁时还出了趟远门呢!2015年,我的外孙女远嫁广州,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将近900公里的距离,竟然不到2小时就到了,真是不可思议!就是回来后几天,我的耳朵还在嗡嗡作响。听说现在桃花源机场可以直飞国内十几个城市,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还想多出去转转。
生逢伟大时代,何其幸哉!还能看到这些,我这一辈子,值了!
记者手记
不忘初心感党恩
□邓淇月
初见李克明的那一刻,我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已接近期颐之年。得知还要上镜,李老特意换上一件更显精气神的白T恤,庄重且小心翼翼地将一枚党员徽章佩戴在左胸前。
李老生活非常简朴:房里的冰箱、沙发、桌子,都是用了多年的老物件。与之相反的是,他对“外人”却很大方。女儿李敏慧回忆,小时候值钱的东西在家里都放不长。自行车、手表,转眼都会被换成粮票,贴上邮票寄给没见过面的人。现在李老还资助了几位孤寡老人,每年春节都会上门探望。
“受恩于党,就要回报党。”这是李老接受采访时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这一辈子坚持做的事。
那个年代,还有很多像李老一样的共产党员。他们见过新中国最初的模样,也见证了祖国从山河破碎到充满生机。正如李老所说:“虽然艰苦,但是光荣,这辈子跟着共产党做了大事。”简单一句话,勾勒出他们的模样:有对党的坚定信仰,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也有坚守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本质……
铭记历史、不忘过去、开创未来,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必将引领我们继续前行!
延伸阅读
“川黔咽喉、云贵门户”,常德历来是“五省通衢”。
但新中国成立之前,常德仅有4条公路,通车里程378公里,且年久失修,损毁严重,铁路、机场(战时简易机场除外)均为零。
新中国成立后,常德综合立体交通设施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快速推进:从“路不通,车难行”到目前已建成多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组成的发达路网体系;从沅澧两水没有一座特大型桥梁,到目前仅市城区就有4座大桥横跨沅江;从没有一寸铁路,到目前常益长高铁开通运营;从民航运输的空白,到2023年常德桃花源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1万人次;水运经历了由盛到衰、又由衰到盛的发展历程,盐关码头升级为二类水运口岸,常德港成为湘西北水运综合枢纽……75年来,常德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巨变,铭刻着常德交通的发展轨迹,展示了常德经济的快速腾飞。当下可喜,未来可期。常德,正以打造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不断阔步向前,为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提供安全、稳定、便捷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