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王浪 通讯员 吴秀英 文/图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手术能否保肛,主要取决于直肠肿瘤生长的位置——肿瘤距离肛门越近,一并切除肛门的风险就越大。近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胃肠小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任军华团队,成功为一名肿瘤距离肛缘仅3厘米的超低位直肠腺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经括约肌间切除的直肠癌根治术(次全ISR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生活正常。
患者周女士,今年69岁,她因反复便血查出直肠肿瘤入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诊断为直肠腺癌。确诊后,周女士一直忧心忡忡,不仅因为疾病本身,更因为肿瘤距肛缘仅3厘米。像这种超低位直肠癌,常规手术需切除肛门,在肚子上做人工造口排便,周女士十分不愿。
该院胃肠小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任军华经过术前评估,发现患者肿瘤与周围器官无明显侵犯,且患者及家属保肛意愿强烈,具有行次全ISR术的指征及基本条件。在麻醉科(手术室)的紧密配合下,任军华在腹腔镜下行精准游离全直肠及系膜后,再沿括约肌间沟进一步游离,直至齿状线后。在完成标准的全直肠系膜游离后,从肛门使用肛门镜选取齿状线和括约肌间沟间为切缘,切除近段2/3内括约肌切除直肠,自肛门取出标本,采用手工缝合完成结肠肛门吻合。术中证实患者肿块仅在齿状线上1厘米,任军华团队在肛门镜直视下于肿块下缘1厘米切除肿块,保证切缘阴性,在切除肿瘤后,切缘距离肛缘不到1厘米,完整保留了患者的肛门。
任军华介绍,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已被作为针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保肛的重要手段,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天花板”级手术。ISR通过保留括约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控便功能,减少了术后的生活质量下降风险,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任军华提醒市民,预防直肠癌,除了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之外,还应重视胃肠镜检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结直肠癌风险筛查,对于有胃肠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最好提前至18-20岁进行相关筛查。一旦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