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八年完成“湖广填川图” 生动再现移民情境——访常德籍画家、“湖广填川图”作者郭炘我
时间:2024-09-11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李紫莹 文/图

郭炘我,1966年出生于常德市鼎城区,旅居深圳职业画家,早年师从湖南画家伍纪云先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13年起,郭炘我推掉外界一切事物与应酬,用八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完成鸿篇巨幅“湖广填川图”。

微信图片_20240911111605.jpg据了解,明末清初,久经战乱的四川荒凉破败,地广人稀,清廷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大量移民入川,改变了整个四川的人口经济、风俗民情诸方面,奠定了现代四川生活的由来与根基。因鄂、湘两省入川的移民最多,故称“湖广填四川”。而据研究表明,川渝两地大部分移民来自当时的麻城县孝感乡。“湖广填川图”全长27米,宽35厘米,绘有5767个人物,全图正是以孝感为起点,生动再现当年了“湖广填四川”移民经由麻城、宜昌、武汉等地,最终经长江三峡水路大迁徙进入四川的历史场景。

8月28日晚,郭炘我“湖广填川图”家乡汇报展在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二楼开展。这次展览除了展出“湖广填川图”外,还有郭炘我近年来创作的40余幅花鸟、山水、人物精品画作。展览现场,郭炘我与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侃侃而谈。记者也趁此机会,与郭炘我面对面畅谈“湖广填川图”的创作始末。

微信截图_20240828212512.png常德日报:我们知道,在您的作品中,“湖广填川图”最为知名,它生动再现了当年“湖广填四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您是如何想到创作这样一幅长卷叙事画的?

郭炘我:2012年,我在成都与几位画家朋友相聚时,一位精于画花鸟的画家朋友对我说:“郭老师,你的国画小写意很到位,且人物、山水、古建筑都能画,怎么不画一幅‘湖广填四川’的长卷呢?”我当时还不太了解这一历史事件,但是从那次酒席攀谈中,我有了一种想把这段历史通过艺术的手段还原下来的冲动。于是,从那年7月开始,我先后到四川境内多家博物馆以及湖北麻城,走访查询移民的相关资料,并背上相机和画夹,沿着“填川人”当年走过的路一路写生、拍照,搜集各种最原始版本的民间移民人的故事和资料。没想到,光搜集资料,就花费了八个多月的时间。但当时,我还没有太考虑到完成这幅画作需要耗费多长时间以及多少经费,更多的是想让如今的四川人知道自己客从何来,也让所有中国人都知晓、了解这场轰轰烈烈的移民浪潮。当然,如果能完成这样一幅画作,也算是对我自己艺术一生的一个交代。

微信图片_20240905154038.jpg常德日报:您最终用了8年的时间来完成这幅画作,中途有遇到什么困难,想过放弃吗?又是什么力量支持您坚持了下来?

郭炘我:老实说,我曾一度认为画这幅画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一件事。2013年5月我和妻子来到深圳,租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民房里,我放下手里的所有事情,专心创作“湖广填川图”。妻子则陪伴左右,负责生活起居。就这样过了一年,我的创作因母亲病危而突然中断了。2014年6月,我回到母亲身边,陪伴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再次回到深圳打算继续作画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间断了一个多月,再次投笔,墨与色不能与前面所画相融,色差极大。这也是中国画与油画最大的差异,油画可多次复笔用色压画,中国画却必须一笔一色,一次到位。画了一年多的作品面临推翻重来,那一刻我觉得头昏脑胀,来深圳几年第一次决定给自己放个假。那天我漫无目的地走了很久,想到这几年来为了画画几乎与世隔绝,灵感一来经常忘记吃饭与休息,身体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拖垮了,我真的想到了放弃。后面在回工作室的地铁上,我猛然想起,多年前在厦门一次书画联展上,作家贾平凹先生分享他的处女作发表前,修改了不下20次,甚至十来次往各大报社投稿都石沉大海,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成功本不是那么容易。那一瞬间我突然就释怀了,前期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在“湖广填川图”上,我怎么能轻言放弃呢?

微信图片_20240905154030.jpg常德日报:我们了解到,在潜心创作“湖广填川图”的8年间,您几乎一直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春节也不曾回老家。对此,您的家人是否理解?您如何平衡创作与家庭的关系?

郭炘我:这其实是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如何来平衡的问题,这8年间我每天坚持创作10到12个小时,从下午2点至午夜3点。期间,我曾因过度熬夜和过量抽烟突发疾病入院,后又因肺气肿和心肌问题接受治疗。当然,和亲人朋友也鲜少联系。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我也一样,其实我是很想念亲人朋友、想念烟火生活的,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但是在家人朋友看来,那些年我不思进取,一事无成,说画画吧,也没见靠画赚到钱,反而多是靠妻子打零工补贴家用,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有时候还得靠他舅舅舅妈支援。妻子知道我的“秘密”,理解我、支持我,但亲人朋友是不理解的,好几次面对朋友的质疑与亲人的质问,妻子只能含糊其辞地用几乎只有她自己才听得清的声音说“再过几年你们就知道了”。在作品没有完成前,我也确实无力反驳,再多的解释都显得苍白。在我看来,在那几年,这两件事没有办法去平衡,我总得有取舍,要想得到平衡,只能用时间去慢慢抚平了。

微信图片_20240905154041.jpg常德日报:“湖广填川图”曾在广州、深圳等地多次参展,这次是何契机让您带着这幅作品和回到家乡办展?

郭炘我:今年3月,我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常德,也从报道里看到了久违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常德河街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让多年来旅居深圳的我归心似箭。正好深圳市龙岗区的几位领导和当地几位画家朋友也都来跟我说,没想到我的家乡常德这么漂亮,他们劝我找时间回来办一场家乡汇报展,我心想也的确是时候回来一趟了,就找机会跟常德这边接洽了,过程特别顺利,正好借此机会,我也想向家乡支持我办展的各单位表示感谢!

微信图片_20240905154035.jpg常德日报:“湖广填川图”之后,您还有创作长卷的计划吗?

郭炘我:艺术创作真是需要一些冲动的,我回来之前就想过画一幅常德河街的长卷。通过这次回家乡办展,我看到了比电视中更漂亮更迷人的真实的常德,特别是繁华而又具有文艺气息的常德河街,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我决定再走一次“艺术不归路”,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小写意的形式,从七里桥一直画到常德河街的全貌。希望未来可以通过这幅画,把常德旅游推向全世界,让全世界都知道常德的美!

编辑:黄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