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赣南,丰收在望。工业链条的延伸,产业集群的发展,智慧赋能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赣州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源。
“智荟”苏区涌新潮,大爱浸润红土地。近年来,赣州市得益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倾情支援,积极发挥“两院”国家智库资源优势,邀请院士走进赣南把脉问诊、创新攻关,引导院士把技术项目、科研成果、人才团队带到赣南,让更多科研成果和研究平台机构落户赣州,助推赣州高质量发展。目前,赣州进入发展速度快、质量高、人才培养成效好的“黄金期”。
搭建对接平台,汇聚智库资源
坐落在赣江畔的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科学实验室里呈现有序的忙碌工作状态。自2020年10月该研究院成立以来,一项项重点项目在这里实施,一个个关键技术在这里取得突破,一批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近年来,赣州用足用好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对口支援赣南优势,依托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和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咨询委员会两大平台,构建与院士常态沟通合作协调机制,推动赣州借力国家智库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园区鸟瞰图。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建,是江西省第一个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填补了江西省无国家大院大所直属机构的空白。赣州市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的建设,专门出台人才团队建设相关措施,从实行更加便利的人才评价办法等12个方面支持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吸引凝聚人才。目前,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专业技术职务岗位187人,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员工36人,博士学位员工136人。
赣江创新研究院人才住房、新能源汽车交付仪式。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承担重要科技攻关、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28项,有多个院士项目在赣州实现产业化,其中,与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高性能稀土铁氧体永磁材料”项目已正式投产,“再生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实现落地转化,千吨级“稀土基催化剂”一期厂房建成,预计年底投产,“稀土光转化剂”项目选址完成。
院士为赣州创新发展当“智囊”。2020年12月,中国工程院和赣州市委、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了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目前共有37名院士受聘为委员会委员。主要服务于赣州市经济社会特别是主导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参与决策咨询、战略规划、项目论证等工作。
赣州市联合中国工程院共同组建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平时以咨询组的形式开展工作,发挥院士群体智力和科技优势,集聚各类人才,为赣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助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今年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应邀来到赣州院士大讲堂授课。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主题,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未来趋势和产业应用等方面授课,并为与会者答疑解惑,探讨交流。
为了院士便于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发展“线路图”,赣州市专门设立“院士大讲堂”,邀请院士通过讲堂授课方式支援赣州高质量发展。“院士大讲堂”是赣州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对口支援优势,精心打造的“大师云集、百家争鸣”学习交流平台,成为赣州人才工作的创新举措和靓丽名片。“院士大讲堂”专门设置的现场交流互动环节,为一线科研人员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了与行业泰斗面对面答疑解惑的机会。自“院士大讲堂”设立以来,张伯礼、严纯华、陈志南等8名院士先后应邀开讲授课,为赣州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助力器作用。
院士情系苏区,激发创新活力
召开院士年会,举办院士行活动,开展研讨会、高端论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院士活动,成为赣州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成为院士情系苏区、帮扶赣南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赣州通过精心组织策划院士年会、院士行、学术论坛系列院士活动,常态化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到赣南实地考察,开展重大课题咨询、主要产业问诊、技术难点攻关,以院士的智慧与情怀助力赣州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为赣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2年1月13日,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召开2021年年会。
——2022年1月,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召开2021年年会,这是推动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实体化运行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团结和凝聚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力量,为赣州创新驱动发展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院士们表示将紧密结合赣州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好自身专业和科技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研究与联合攻关,让更多咨询研究成果落地赣州,共同助力赣南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2日至4日,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赣州院士行活动期间,召开赣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
——2022年9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带队,“人民英雄”张伯礼等11位医药卫生学部常委院士携团队专家共26人齐聚赣州,与医务人员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指导,并召开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院士论坛,专题帮助赣州解决医疗“卡脖子”难题,为推动赣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达成合作意向9项,拉开了新一轮院士合作序幕。
——2023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等15名专家走进赣州龙南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稀土新材料等产业企业,通过了解产业整体概况和企业发展情况,切实为面临难题困点的企业把脉问诊,并召开座谈会,各院士专家围绕所见和自身专业领域,有针对性地为龙南提出建议对策。
——2023年7月,举办2023赣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暨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9名院士、160余名生物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齐聚赣州,聚焦生物医药开展学术研究、深化交流合作,共促赣州生物医药产业及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并同步召开了全国宠物指数认证会,现场洽谈项目3个,结合前期已洽谈项目,此次活动共计洽谈项目18个、总投资172.5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初见成效。
——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带领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稀土领域相关专家走进赣州,赴稀土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考察调研、座谈交流、洽谈合作。调研中,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王育华教授团队与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丰富陶瓷色彩、增加陶瓷产品附加功能方面签署了三个项目合作协议。项目顺利完成后,将有效提升相关稀土应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为企业带来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将超过亿元。
此外,我市还举办了一系列的研讨会、现场会、论坛等,涉及石油化工、乡村振兴、智慧矿山、稀金产业等领域,院士们为赣州招大引强、招才引智牵线搭桥,为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深化院地合作,赋能产业发展
37位院士受聘为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为赣州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决策;先后建立6家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7人,院士专家团队30余人;合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多项……一组组数据,折射出赣州市持续深化院地合作,赋能产业发展的成就。
我市积极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赣州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承载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健全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构建多元集合的创新生态圈,以国家高端智库带动赣州产业创新发展和人才集聚。
——2023年获批建设的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应用基础研究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为第一依托单位,联合空军军医大学、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共建。实验室研发团队正在推进创新药物研发管线10余个;获得兽药临床批件6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0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吸引了普济生物、南华医药、江西惠宠、北京聚宏等一批龙头企业及合作单位向赣州聚集,促进了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确定建设的24个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是稀土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创新中心突破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备等30余项关键技术,开发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20项,标准32项,申请国家专利95项(国际专利8项);获批省级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军民融合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海智计划”工作站、稀土行业数字转型促进中心等多个省(区)级平台;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用特种磁材”等多项科技成果经专家评价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9年4月,赣州市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由赣州市人民政府与海外高层次人才联合共建成立。柔性引进李培根、吴义强、张宏科、屈贤明等院士专家4名,国家级人才2名。成立以来,赣州智研院围绕现代家具、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链,建设“企业层-园区层-县级层-市级层”四层工业数据网络专线,成功链接会昌、瑞金、南康、崇义4个县域的首位产业数据。
——2024年5月,通用人工智能(赣州)研究院在南康区揭牌成立。项目落地后,将引进院士级PI或团队1个,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项目成果转化,补齐南康人工智能、电动航空领域短板,赋能社会治理与城市管理,培育新质生产力。
如今,赣州的建设项目处处闪耀着智慧之光,院士助力赣州高质量发展喜结硕果。近几年来,赣州持续深化沟通对接、积极拓展交流合作,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人才、政策、项目上给予赣州倾斜支持,众多院士亲临赣州调研指导、参加科技活动、开展课题咨询,建成了一批科创平台、开展了一批咨询课题、落地了一批合作项目,取得可喜的成效。
来源:赣南日报 客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