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我家的留声机和薄膜唱片
时间:2024-07-02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蒋文辉 文/图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使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很少有新歌能叫醒我的耳朵。蓦然回首,留在我记忆里最早与音乐相关的,是一台老式留声机和一大堆薄膜唱片。

微信图片_20240701173656.jpg

20世纪80年代,我家有了留声机和薄膜唱片,从此我的童年变得更加有趣。留声机是爸爸从常德市城区贺八巷内一位朋友手里花40元钱买回来的,品牌叫“湘·灯”,近百张薄膜唱片则是那些年爸爸从常德、长沙、益阳等地陆陆续续买回来的,唱片的纸质封面上写着的出品方有“中国唱片”“上海唱片”等,每张价格为几元钱。

1978年2月20日开业的常德武陵百货大楼,是当时的湘西北最繁华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爸爸就从那里买到过不少薄膜唱片。

小学时,我放学回家,妈妈在做饭,爸爸在看书,房间里留声机适时播放着经典老歌,家庭氛围瞬间变得温馨。那时候的我好奇,为什么那些圆圆的薄膜唱片在留声机里旋转,美妙的音符就会从唱针下“蹦出来”。后来,我没弄明白发声原理,但却学会了很多歌曲。

微信图片_20240701173702.jpg

这些薄膜唱片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影视歌曲精选,收录的作品都是当年大火的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和插曲,如电影《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电影《城南旧事》插曲《送别》、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大海在呼唤》插曲《大海啊,故乡》、香港电视剧《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和插曲《谁知我心》、香港电影《少林寺》主题歌《少林、少林》和插曲《牧羊曲》、电视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插曲《太阳岛上》……

一类是戏曲、民歌等特色作品精选,唱片收录的都是永恒的经典,如王洁实、谢莉斯演唱的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李谷一演唱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豫剧《花木兰》、江苏民歌《紫竹调》等。有的唱片整张收录的就只有一个完整作品,如湖南花鼓戏《补锅》《打铜锣》、黄梅戏《天仙配》等。

一类是大型文艺活动的节目完整收录,这样的唱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国庆电视文艺晚会节目选(1984年出版)、中央电视台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选编等。当年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很火,自然而然就被收录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选编。

一类是少儿故事、曲艺相声等有声作品收录,如《康瑛播讲的儿童故事》唱片(1982年),这是我小时候经常收听的一张唱片,里面的《青蛙换舌头》《好问的小山羊》都是非常有趣又有启发性的小故事。如今这张唱片已成为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馆藏荟萃。

当然还有许多无法分类的唱片,里面的歌曲林林总总,以通俗歌曲居多,有些歌曲在如今依然走红,有的歌曲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是也不妨碍我为它们给出好听的评价,如韩宝仪演唱的《雪山盟》、费玉清演唱的《送你一把泥土》等。

……

时间匆匆而过,一转眼已是2024年。数十年间,我目睹音乐传播方式的种种演变。从最初的留声机,到后来的盒式磁带、CD、VCD、DVD再到MP3、MP4,音乐的传播方式不断变革,也使得音乐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音乐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音乐App随时随地听音乐。同时,AI技术的发展也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只要你想,你甚至可以用AI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也进一步丰富了音乐的多样性。

音乐或声音的载体不断演变,但它们的核心作用——记录和传承文化,始终未变。每一种音乐载体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录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通过这些载体,我们可以窥见历史的变迁,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文化的多样性。


编辑:周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