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深读】当网约车面临“过剩” ——常德市网约车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时间:2024-06-26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胡秋菊 文/图 

“失业了,大不了去开网约车。”曾经,开网约车是不少求职者的“退路”。较低的入行门槛,让网约车司机成为兜底的工作之一,越来越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涌入这个行业,以此养家谋生。

网约车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运输服务,也是吸纳人员就业的“蓄水池”。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2024年3月底,全国网约车合规车辆679.1万台,3年时间增长135%。常德市作为湖南省网约车发展较早的城市,近两年网约车从业人员猛增,仅2022年至2023年,2年间常德市本级新增网约车合规车辆2171台,还有部分上路车辆未办证。

当前常德网约车行业发展现状如何?网约车市场是否真正饱和?存在怎样的难点与问题?主管部门如何管理,确保行业平稳发展和乘客出行安全?近日,记者对常德市网约车驾驶员、平台公司、线下公司及主管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访。

网约车市场饱和了吗

6月22日上午10时许,市城区大雨倾盆。网约车司机李师傅载客到达柳叶大道某小区,随即载上另一名乘客出发前往常德火车站。大雨导致行车缓慢,他心情不错,主动和乘客聊天。当聊到雨天是否会影响生意,他乐了:“我喜欢下雨,雨天才生意好,平时生意差呢!”

李师傅入行较早,开网约车近7年,见证了网约车行业的起起落落。他告诉记者,前些年,平台有补贴,只要每天出车8小时以上,月入九千甚至上万元也能轻松达到。2021年之后,随着网约车增加,“僧多粥少”,月收入开始下滑。如今,他必须同时在几个平台接单,每天出车13个小时以上,才能勉强达到过去的收入标准。

市民蒋先生今年29岁,原本在市城区一家金融机构从事信贷业务工作。近年来业务难做,辞职后他花12万多元买了一台电动汽车,成为一名全职网约车司机。“除掉保险费、电费、车辆折旧等,每月纯收入五六千元,只能保证一家人基本生存。”

记者调查发现,全职网约车司机大多每天出车12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4个小时以上。也有人错时出车上夜班,只因“单价高,大单多”,不过日夜颠倒的生活给健康埋下隐患,多人感叹“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

尽管如此,有些人想离开,更多的人想进来。有人直言不讳:“经济下行,就业困难,开网约车好歹也算份工作,不至于失业在家吃老本。”当然,也有人将其作为副业,下班兼职补贴家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网约车从业人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职司机,其中一部分从租赁公司租车;一类是兼职司机。网约车更多的增量来自后者。

常德网约车市场饱和了吗?记者就此采访了95名网约车司机,其中76人认为已经饱和,12人认为已超级饱和,4人认为市场行为无所谓饱和,只有3人认为暂未饱和。在对网约车平台工作人员的采访中,30%的从业者认为总体平稳,不算饱和,70%的从业者则认为合规车辆未饱和,但整体看来,市场早已饱和。而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信息是,网约车的确已趋于饱和,面临过剩。

常德市城区共有多少台网约车?据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旬,市城区有合规网约车平台公司16家,合规网约出租汽车2600余台,在岗驾驶员2600余人。按照网约车合规率约60%至70%来推算,市城区上路运营的不合规网约车至少有一两千台。

数据是动态的,很难精准掌握。但从业者和广大市民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网约车越来越多了!大量网约车上路,使接单变得困难,网约车全职司机月收入大多在4000至7000元之间。

市场日趋庞大,司机收入递减,引起了主管部门的关注。2024年来,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提醒有意在当地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了解行业现状,增强风险意识,谨慎理性选择。同时,全国多座城市已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业务和车证核发业务。记者了解到,常德虽未公开预警,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已对平台公司开展新增业务进行风险提示。

行业发展的“困”与“难”  

“去交通局吗?不会查我的车吧?”一上车,司机乔女士不好意思地笑道。她坦承自己是兼职,“还差个证”。如果办了证,私家车成营运车辆,不仅使用8年强制报废,而且每年保险费用也会翻倍,所以只能碰运气。

记者从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综合窗口了解到,凡在常德市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均应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办证不仅规范网约车服务,更重要的是约束车辆购买承运人责任险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让乘客出行更有保障。

多年来,为持续推动网约车在常德的合规化进程,市交通运输局多次约谈相关平台公司负责人,责令其落实承运人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然而,部分平台公司仍为不合规车辆派单,不公平竞争导致合规车辆驾驶员意见极大。而网约车平台低价促销,又让巡游出租车驾驶员怨声四起。网约车司机群体对平台公司抽成过高,也一致表达着不满。

网约车司机靠平台接单,平台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俗称“抽成”。2023年4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明确网约车各主要平台公司的抽成比例上限为18%至30%之间。采访发现,随着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入场,形成了聚合平台、网约车平台、网约车租赁公司等多个层级,很多时候乘客所下单平台并非司机接单平台,乘客下单平台接到订单后,将订单转卖,司机所在平台所接订单已经是二手订单,甚至是三手订单。各平台叠加抽佣,就可能突破30%的隐性红线。还有司机反映,平台为了吸引顾客派发优惠券,也被平台从司机应得的里程费用之中扣除。抽成的平台越多,司机赚钱越难。受访司机还表示,平台拼车和特惠单过多,司机如果不接“一口价”单,平台便不派单,促使司机们接低价单。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并不如预期的收入,导致行业整体服务质量下降。

对于行业的无序竞争,平台公司也深感无奈。曹操出行常德分公司一名负责人表示,曹操出行在省内除长沙市外,投入车辆最多的是常德市。公司有380多台租赁车辆,加盟车辆超千台,2024年来,日均完成订单6000多单,和2023年相比增长30%。市场传递的信息是积极的,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平台间打价格战,不公平竞争等问题。某些不合规的平台也在派单,大部分轻资产平台热衷打价格战,对正规平台公司和驾驶员都是莫大的伤害。

主管部门也感到苦恼。一是行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大小平台之间差异明显。除少数头部平台,其他平台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二是线下服务能力普遍不足,绝大多数平台线下实际管理人员只有1至2人,与日常业务订单量极不匹配。三是安全隐患较多。多数网约车平台依赖技术手段进行线上管理,线下隐患排查与治理等工作普遍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四是部分网约车平台低价倾销,扰乱市场。五是网约车运力规模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对车辆和司机事中事后监管难度大。网约车行业发展矛盾重重。

合力助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网约车市场饱和,车辆过剩;平台同质化竞争,低价促销……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面对饱和的市场和趋紧的监管政策,如何健康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可喜的是,多家平台公司对常德市场表现出信心。据统计,常德市城区日均完成网约车订单约5至6万单,节假日高峰期甚至达到8至10万单。6月18日,曹操出行举办常德开城仪式,曹操出行携旗下定制巡网约车车型——吉利·曹操60正式宣布进驻常德,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常德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曹永良介绍,近年来,为确保常德市网约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常德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积极推进巡网融合发展,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确保行业稳定与安全。建设的市级出租车综合监管平台2024年4月率先通过省交通运输厅验收,实现网约车行业智能化、一体化监管。网约车营运过程可以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

6月17日,常德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下发《关于禁止向不合规车辆派单以及低价扰乱市场秩序的通知》,同时警示约谈平台负责人,要求市城区各网约车平台公司立即停止向不合规车辆、驾驶员派发订单,不得新接入或注册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不得以“一口价”“特惠价”等低于巡游出租车运价的低价倾销手段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降低过高抽成比例,保障驾驶员获得合理劳动报酬。

常德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也加大了对平台违规派单行为和非法从事网约车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平台违规派单行为、非法接单车辆及驾驶员实行“一案双罚”,有力打击了网约车非法营运行为。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市正在制定网约车行业发展规划,坚持按需投放、有序投放,兼顾公平、确保稳定的投放原则,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合理确定“十四五”期间运力投放总规模。建立行业事中事后监管与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制订对于企业(平台)、车辆及驾驶员的质量信誉考核指标体系和计分评价标准。通过网约车考核质量信誉考核计分规则和准入退出机制,不断规范提升驾驶员日常经营行为。  

市交通运输局分管负责人表示,“十五五”期间,网约车每年增加多少运力,也要有序规划。网约车行业的特点是按照市场规律宽进严管,满足群众差异化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强对网约车监管,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严管的同时,常德也在不断改善网约车行业的从业环境。滴滴出行在常德有车辆1950台,其中个人户占1359台。滴滴出行合作商、常德朗途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叶俊告诉记者,网约车司机向公司反映最多的不是收入问题,而是希望公司多举办团建活动。由于长年在车上,司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减弱,他们渴望有团队,多交流,公司每次举办活动都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参与。常德通过成立出租车服务中心,为广大出租车司机提供停车、充电、就餐、休息、团建等多项服务,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使他们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

编辑:唐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