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从“移芝讲舍”到常德市第三中学,这所学校经历了怎样的蝶变?
时间:2024-06-21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黄云霞 通讯员 杨维维 文/图

5月29日至30日,2024年中国辉煌足迹柳叶湖龙舟公开赛火热进行,常德市第三中学龙舟队劈波斩浪,闯进决赛,取得了大众组200米直道赛全国第6名、500米直道赛全国第4名的好成绩。网友们称,少年强则国强,传统项目有了学生参与,文化基因就有了传承;这群“龙舟”少年乘风破浪,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必须点赞。一所百年学府,又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赢得大家的关注,成为网红。近年来,常德市第三中学恪守“勤俭公诚”的校训,致力于“优质初中、特色高中”发展战略,以“尚礼”“学军”为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切入点,将传统礼仪和现代国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校风和谐文雅,师生作风优良,办学业绩稳步攀升。“这几年,学校的学科成绩优秀率、优质高中上线率优势明显,这得益于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中有市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教学能手、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他们用心教学、用爱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学校党委书记王宸安介绍道。赓续文脉,百年学府以礼育人焕发新活力

6月初,记者来到常德市三中,修葺一新的校门大气漂亮,沿移芝大道走进校园,校园文化墙上几个醒目的大字“明道筑梦”映入眼帘,左转至孔子广场,高大的孔子金身像让人肃然起敬。环顾校园,校史文化墙、中华道德文化墙、勤俭亭、公诚池、醒石林、明道楼......无不彰显了传统文化在常德市三中校园的浸润。常德市第三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888年,清朝翰林杨彝珍创建了“移芝讲舍”,先后又命名为彝珍独立小学堂、私立移芝高等小学校、私立移芝初级中学,1952年收为公办,定名为湖南省常德市第三初级中学,1972年更名为常德市第三中学,2000年,原常德市信息工程学校整体合并,组建新的常德市第三中学。一个多世纪的长河岁月里,这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教育精神的百年学府延续“移芝讲舍”文脉,培养的人才如芝草般繁茂。从私立到公办,从中专到普高,学校发展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湖南省高中较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基地、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这里,学生不仅学知识,在“勤俭公诚”的熏陶下,在移芝精神的激励下,他们逐渐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漫步“诗经耕读园”,这里的黄瓜、茄子、辣椒长势喜人,这是三个多月前各班学生种下的,大家在这里习五谷文化、辨五谷特征、画五谷丰登,体验劳动实践带来的乐趣。校长段震表示,将《诗经》中的传统文化等融入劳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感受耕种的乐趣、了解自然生态的同时,系统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常德市三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学礼、成人礼、龙舟赛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走红毯、舞龙舞狮、跨越成才门……4月26日晚,一场仪式感满满的成人礼让高三学生感动不已,仪式庄重简短,家长为孩子们加冠及笄。全体冠笄者庄重地行揖礼,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师长教育之恩、感谢学弟学妹见证成长。这样的活动持续开展了8年,现场观摩了孩子们成人礼的家长纷纷感叹,这就是孩子成长的模样,也是他们青春最美的样子,感谢学校的用心,让孩子们接受了这样的洗礼。

学校今年5月新组建的龙舟队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这支训练不到10天的队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他们充分发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优势,参与龙舟竞技,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获得2024年中国辉煌足迹柳叶湖龙舟公开赛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登上领奖台,羡煞旁人。

王宸安称,站在新的起点,常德市三中将携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悠悠文脉中走来,在积淀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数学领跑,激发兴趣开启思维促教学提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初中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中间阶段,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关键。常德市三中初中数学教研组数学活动丰富,开展趣味数学竞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开展数学讲座活动,帮助学生排忧解惑。在这个“明星教研组”团队中,获“湖南省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章”“常德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的教师不在少数,学生历次的联考成绩都让同行们钦佩不已,近两年,该校的中考数学成绩都在市直学校前列。

“我们组的老师都有‘几把刷子’,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还都很有亲和力,深受学生喜欢呢!”先发话的陈金芳老师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芳姐”,“芳姐”6月份退休,仍在教学岗位,带领初三毕业班孩子奋战中考,用她的话说,与学生打交道,是她年轻的“法宝”。“芳姐”教学风趣、幽默,主张因材施教,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有潜力的学生,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获一等奖。

教初三372班数学的匡丕薇也是“宝刀未老”,曾获政府三等功、市级优秀班主任的她参加市级作业设计大赛、首届湘教版教材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教学中,她非常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进步快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关爱,学生也亲切地称呼她为“匡姐”。5月28日下午,初377班正在上一堂数学练习课,教室里同学们六人一组,围坐在一起探讨一次函数的不同解法,教师许权贵聆边听边指导,受到启发和点拨后的学生连连点头,气氛异常活跃。许权贵称,这种“小组合作模式”的课堂通常在新授之后进行,这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许权贵坦言,班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是要借助学生的力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活动获奖,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其课程在湖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遴选活动中被评为市级一等奖、省级“优课”。

教研组长陆信明是“领头雁”,“湖南省首届教学能手”“常德市教学能手”“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都是他实力的体现,扎根教学岗位10多年,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即激发“兴趣”,建立“信任”,强调“多思”,注重“体验”,重视“管理”。去年,他执教的368班中考数学平均分为98.4分,位居全市前列,学生甘瑞凡更是拿到了满分。陆信明称,因为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孩子上高中后劲很足,有的学生高考成绩在130分以上,问及数学制胜的法宝是什么?陆信明笑言,老师们注重学科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课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

说到教学能手,就不得不提周娜,2023年6月,她参加常德市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初中组一等奖第一名,被授予“常德市教学能手”称号。7月,她代表常德市参加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被授予“湖南省教学能手”称号。周娜坦言,身为副校长,行政日常工作繁杂,但她从未忘记作为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初心,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勇挑重担,积极示范。2019年,她参加常德市初中数学核心概念教学设计暨微课展示评比获一等奖,之后又代表常德市参加省展获优秀展示奖。

除此之外,组内的白小平、张碧琴、刘季春都是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们勤勤恳恳,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为三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德育润心, 特色课程丰富实践炼核心素养

文化育人,德育润心。学校通过开设一系列多彩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文创杂货、二手物品、精美小吃……3月22日下午,一场妙趣横生的义卖献爱心活动在移芝广场举行,同学们化身出纳、会计、售货员、促销员、顾客,开启了一段为爱而“购”的旅程。义卖现场不仅有闲置物品,还有同学们的文创产品、手工制品以及才艺展示。身穿迷彩服的“国防班”学子卖“老兵烧烤”,热爱绘画的学生根据顾客的需求和喜好量身定制画作,还有同学从家中带来了架子鼓、吉他表演助兴,广场主舞台上的街舞秀掀起高潮……51个“摊位”被前来献爱心的师生围得水泄不通,活动所筹善款汇入学校爱心基金,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该校政教处负责人称,组织爱心义卖活动是学校历年传统,已经持续十几年了,这不仅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更是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勇于创造、善于分享。

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常德市三中设置了立体全面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社团活动、社区服务、主题教育、年级教育活动等。书法、舞蹈、足球、啦啦队等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风釆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的舞台;保护沅江母亲河社区志愿服务、争当环保小卫士、做文明学生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党史,铸牢爱党爱国情怀。2023年,湖南省第五届中学生运动会比赛中,以常德市三中为主的常德市代表队获9金5银4铜的佳绩;常德市首届中小学游泳比赛中,常德市三中获13金5银2铜的好成绩,获高中组男子、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这是该校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坚持以特色课程驱动学校特色发展,在“大体艺课程”方面进行的大胆尝试,实践证明,成效显著。学校开设了书法社团、摄影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啦啦操社团、舞龙舞狮社团等,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也让学生拥有了展露才华的舞台,成为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学礼、成人礼等重要活动中,只要舞龙舞狮一登场,瞬间氛围感拉满,人气爆棚。大型活动中,摄影社团的学生手持相机,捕捉活动的精彩,拍摄剪辑成片,让人啧啧称赞;2022年,他们自编自导红色微电影《传承》,引发师生强烈反响,这是一次生动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践活动,微电影从脚本、拍摄、配音到后期制作,全部由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他们寻访常德市红色遗迹、纪念场馆,先后前往市博物馆、红二六军团攻打常德纪念碑等地实地取景,用镜头回忆峥嵘岁月,连接过去与未来,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易莘昊、成慧祯如今都能独当一面,除了拍摄水平,其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月18日,该校2109班学生周靖文骑车回家经过武陵大道时,发现路边有一个黄色的手提包,周靖文以为是垃圾就捡起来准备扔垃圾桶。提在手上,周靖文发现包里似乎还有不少东西,他打开一看,包内装有一叠厚厚的百元钞票和汽车钥匙等物品。和妈妈商量后,他们来到市公安局武陵分局穿紫河派出所,将手提包交给了值班民警。失主拿回了失而复得的包后,向周靖文表达谢意。周靖文的拾金不昧行为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常德市文明办在2024年一季度“常德好人榜”上,将周靖文评为诚实守信类“常德好人”,目前正在参评“湖南好人”。薪火传承续辉煌,鲲鹏展翅绘蓝图。谈及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党委书记王宸安表示,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实施党建领航工程,推动文化铸魂计划,引入机制聚力模式,开展创新赋能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王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