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就业率98%以上 常德技师学院毕业生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时间:2024-06-14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裴维维 通讯员 滕伟 文/图

每逢毕业季,就业就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连续多年来,常德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却可以用“不用愁”来形容。

“今年毕业生共743人,就业率可达98%以上。”这个夏天,又将有一批毕业生迈向广阔天地,6月12日,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宋祥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校企合作模式成为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新引擎。据宋祥弟介绍,近年来,学院与60余家本地企业“结对”,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为学生搭建起了通往企业的直通车。每年毕业季前夕,学院便会为毕业生提供120%的实习岗位供他们参考,并扎实开展访企拓岗、开拓就业渠道、就业指导等工作,确保毕业生应就业尽就业。5年来,学院累计安排4358名学生本地实习,本地就业率达71.3%。

据统计,2023年,学院学生就业满意率达81%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3%以上,毕业生受到了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德中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湖南徕木电子有限公司、湖南耐美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的青睐。其中,学院的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烹饪、美容美发与造型等多个专业,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

据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公司与常德技师学院多年保持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2023年11月,公司从学院引进了12名优质毕业生。“这些孩子规矩意识很强,专业素质较高,实践能力强,不管实习岗位是否专业对口,他们都能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并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公司对他们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她还表示,校企双向奔赴,才能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用人企业,公司也将持续助力优秀毕业生的成长,并为他们提供前景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平台。

“近年来,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我们的学生也基本能实现毕业就业无缝衔接,而且收入也很可观。”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徐光辉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院的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初次就业薪酬也较高。近年来,学院二产类专业毕业生本地就业实习期薪资达4000元至5000元,转正后可达6000元至7000元,薪资级别随着工作年限提升也会有相应提档,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21年毕业于机械工程系数控加工专业的杨京,现在在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数控编程员。3年时间里,杨京已经成长为企业的重点培养对象,并获得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青年技能拔尖人才”称号。回忆起自己的就业经历,杨京坦言当时自己并没有走很多弯路,反而还有选择就业的机会。目前,杨京已经取得铣工二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年收入8万元左右。

毕业于学院电气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王慰民现在是湖南耐美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名助理工程师。工作环境不错、公司提供住宿、压力不大、薪资稳定、发展空间大是他对目前工作的评价。2022年,他和9位校友毕业后一起进入湖南耐美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作。“两年过去了,大家对现在的就业单位、岗位、薪酬福利等方面都挺满意的。”王慰民还表示,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过几天,他将参加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是我们的老牌专业了,这两个专业每年的就业面非常广,学生毕业即就业已成为常态,就业率根本不用愁。”电气工程系教学干事戴丽梅介绍。

当前正面临去人工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社会发展正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转变。而这些高新技术要发展,也需要更多高精尖的新型劳动者。对此,作为常德唯一一所技师学院,常德技师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本地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厚植学生成长沃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拓宽渠道、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出更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就业适配度高的技能人才,精准书写毕业生“就业答卷”。

编辑:赖永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