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你煮的茶,不仅仅只是一杯茶
时间:2024-01-04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本期话题 围炉煮茶

《常德晚报》2024年1月4日A08版

■常德晚报记者 徐志雄

天气寒冷,一壶热茶就是最好的慰藉。

继去年火热出圈后,今冬,围炉煮茶这张社交新名片似乎少了“拍照打卡拉流量”的网红气息,一些曾经生意红火的网红店家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昙花一现的代名词。

那么,围炉煮茶过时了吗?在微信朋友圈,这个话题依然有不少关注度。有网友表示,作为网红产品,围炉煮茶是门槛高、体验差的智商税;也有网友觉得,寒冷冬季,人们更愿意为一切带有“温暖感”的情绪消费买单;更多的网友认为,围炉煮茶以满满的场景感、体验感和仪式感,唤醒了人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逐渐成为大家享受品茶的乐趣和轻松社交的常态化生活场景,成为人们对传统文化以及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与需求。

在他们的眼里,围炉煮茶更多的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文化与审美的熏陶,因为——

场景营造,拉满冬日氛围感 ▶▶▶▶▶

木质趟栊门、瓦砖房顶、六边形小窗,露天的庭院铺着鹅卵石,摆上几组竹编桌椅,四周挂上素色的纸灯笼和字画,勾勒出古朴的韵味。

釉下彩陶瓷盘碟里,桂花糕、蛋黄酥、芸豆卷精致小巧,圆筲箕里盛放着红薯、花生、板栗等烤物,田园风扑面而来。

红泥小火炉里炭火红旺,钢丝网上,茶香从一个紫泥小罐中袅袅溢出。

“存在即是精华。”自诩资深茶客的70后网友楚之青雀认为,经历了一窝蜂似的更新,围炉煮茶从爆红到逐渐沉寂,这并非坏事。“因为茶文化的魅力仍然在不断演绎,真正做品质的商家,会在气氛营造和场景制造上脑洞大开,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与喜爱。”

当然,围炉煮茶的美好生活场景,不仅仅是商家独有的创意。“温煦的冬日,找一个景致不错的野村山居,带上火炉木炭、茶壶碟盏和各色糕点小吃,约一群聊得来的新朋老友同去。”80后网友静水深流笑称,“这样的聚会最好有主题,大家各自带上心仪的配饰,精致古风、欧式奢华、朴素田园等不同风格都可打造,讲究点的带古琴、长笛或者尤克里里,什么氛围感都出来了。”

“土陶罐、炭火炉、红枣桂圆老茶汤,配上来自山野的别致插花,所有的物件和场景都能给人带来一种治愈感。”静水深流认为,“好场景就是围炉煮茶的流量密码。”

户外社交,享受惬意松驰感 ▶▶▶▶▶

“炉子上吊着黑色的老茶罐,炉火旁是烤年糕、烤红薯、烤栗子的香味,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可以放慢时光,细细品一杯茶,也可以去玩耍、聊天、拍照、欢笑。”“洗杯子、洗茶叶、烧炭、煮水,只需沉浸在这份静谧中,就能获得一个下午的无忧与安宁。”……在不少网友的表述中,围炉煮茶,给人带来的体验是温暖、惬意和舒适。

“最让人感到舒适的是围炉煮茶提供了相似的价值,即能容纳三五好友的群聚空间、能认识陌生人的社交活动,以及相对亲近自然的户外环境。”90后网友飞舞蓝风车坦言,“一直认为,传统的中式喝茶太讲究,门槛较高,而围炉煮茶利于打破年轻人与茶之间的壁垒。”

对于一周五天埋头苦干的上班族来说,有时候需要一种“慢吞吞的,又能宣泄情绪”的聚会。飞舞蓝风车表示自己和身边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会在双休日强调一种“我和朋友在享受生活、好好休息”的状态,“围炉煮茶正好卡在这个点上。”

至于懂不懂茶品、会不会茶艺,都没关系。飞舞蓝风车的好友欣欣好运表示,自己会与爱茶的男友一起,欣赏茶艺、体验煮茶的乐趣,也会与不懂茶的闺蜜一起熬一罐加奶的红茶或煮一壶加上玫瑰花的果茶。

“大家一边煮着茶聊着天,一边在火炉上烤东西吃。”欣欣好运坦言,虽然有时候烤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好吃,但是这种放松的DIY状态很舒服。“聚会时打牌、追剧、玩桌游或是捧着手机发呆都可以,饿了啃个烤玉米,醉茶了吃块甜点,很松弛。”欣欣好运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茶饮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愉悦和快乐,这应该就是围炉煮茶的魅力所在。”

致敬传统,生活需要仪式感 ▶▶▶▶▶

小火炉上煮着茶,屋内热气腾腾,屋外飘着雪花,一个人看书独处或是三五好友慢语闲聊。冬日清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宅家围炉煮茶的攻略。

茶是有讲究的。普洱熟茶、雅安藏茶、茯砖煮出来的茶汤口感饱满有层次;老白茶和岩茶存放三年以上方能滋味醇和,长时间煮饮也不会苦涩;条索粗老的茶,果胶物质含量丰富,煮饮之后滋味更加温和、甘醇。

茶具也有讲究。陶质茶具的粗犷、大气搭配黑茶,淳朴凝重,更符合深厚的陈韵;乌龙茶适合用紫砂茶具来煮,调柔乌龙茶中的刚猛之气,配以色泽淡雅的品茗杯赏茶汤;红茶有清饮和调饮之分,用玻璃壶煮之,汤色红橙明亮,令人赏心悦目。

“朋友们喜欢我的‘穷讲究’。”在网上展示了自己的煮茶心得后,60后网友西山樵夫表示,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围炉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甚至在唐宋年间形成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仪式感也是越来越足。

“一味地照搬照抄古人的规矩和程式,显然已不符合当下流行的形式,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致敬传统文化,不仅让生活变得文艺而悠闲起来,更是对自己调整精神状态的一种心理暗示。”西山樵夫说。

“无论是用雨雪来煮茶,还是在风炉上雕花,无不反映古人对待一件事情的用心和专注。”70后网友橙子也认为,在独特的情境下喝茶,人的心境和状态都会变得愈发感性和多情。“正如古人煮茶,更是刻意地营造一种意境,释放一种情调,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橙子说,做一件有仪式感的事,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乐事呢?




我说“围炉煮茶”

围炉煮茶是我们从古人继承来的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看似朴素,但在氛围感的加持下,瞬间变得高级起来。

——网友遐迩

相较于现在流行的奶茶,中式茶饮契合不少人低脂、低糖、低卡的健康需求。经营围炉煮茶的新中式茶馆也更契合新兴休闲生活方式,符合人们简洁、快捷的现代生活需求。如果价格亲民一些更好。

——网友霜冷长河

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围炉煮茶是古代文人墨客在酒足饭饱之后,搜肠刮肚地研究出来的一些好看不中用的技能,虽然不中用,但是中看啊,还附赠了那么多的好诗文,让人口齿留香。

——网友也爱墨香浓

中国古老的茶文化,经由与时俱进的包装开垦,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一举俘获年轻人的芳心,其背后映射出的,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回归。

——网友小湛

在寒冬里围炉煮茶的人,可能就是曾经在盛夏的草地上奔跑玩飞盘的人、在小剧场看脱口秀肆意欢笑的人、在满地银杏的秋日里野餐露营的人,生活需要情趣,文化源自于生活。

——网友慢慢

(徐志雄 整理)


编辑:唐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