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向两会报告】直挂云帆济沧海 ——石门县奋力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间:2023-12-27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周瑜 通讯员 唐鹏程 唐华艳 马娟

渫水两岸、隆冬时节,记者穿行在石门县产业园区和生产企业之间,感受到在市委市政府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的引领下,石门县委县政府实施“四强一振兴”发展路径带来的勃勃生机……

——在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佳牧业”)控制室内,一块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了公司数十辆冷链运输车辆的数据信息:车辆位置、冷链温度、车速等数据一应俱全,犹如无数双眼睛,时刻紧盯着生鲜货品运输的全过程,保障着消费者的安全。

——在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石门分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航磁石门分公司”)的加工车间,偌大的车间,不见工人的繁忙,只有无数只不停舞动的机械手臂。

——在常德哲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哲武农牧”)蛋鸡养殖基地,工人们正抓紧装车,当天的几十万枚鲜鸡蛋即将发往香港、澳门。

——在常德富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博科技”)的现代化车间里,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上机器运转繁忙,自主研发的智能自动设备正在打包发货。

……

“五好”园区建设鏖战正酣时

石门高新区是县域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今年来,石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五好”园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石门县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暨强园区行动指挥部,严格对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四强一振兴”,深入推进强园区行动,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

——抓调度、强监测,经济发展稳增长。一月至十一月,园区109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9.63亿元;规模工业入库税金3.37亿元,同比增长104.0%,亩均税收12.11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 ——抓规划、明方向,园区定位显蓝图。坚持“一主一特一重点培育”产业发展目标。一月至十一月,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59.42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69.4%。其中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60.7亿元,占比26.5%;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产值67.7亿元,占比29.5%;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0.9亿元,占比13.5%。 ——抓平台、强建设,企业发展有支撑。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平台3个,分别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石门工作站以及湘佳牧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县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入库128家。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智慧园区”模块投入运营,石门西安交大磁材与智能传感研发中心顺利挂牌,航天磁电磁性材料与器件工业互联网项目、富博智能富博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3年),富博科技柔性线材智能全自动生产设备、葛洲坝特水油井水泥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富博科技获评“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为石门县首个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企业。

——抓招引、促投产,产业项目推进顺。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招商、主抓招商,扎实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同时开启“基金招商”模式。

——抓改革、强保障,体制机制有创新。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大胆探索,坚持园区就是特区,以“去行政意识、强服务功能;去社会事务、强产业发展;去多重指挥、强扁平管理”的思路,给予园区特殊的服务、特殊的力度、特殊的机制,将石门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县委深化改革的主要议题。

——抓服务、优环境,发展形象大提升。牢固树立“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长成大树”理念,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生命线”工程,为企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五位一体”长效服务机制,成立六大产业专项小组,坚持开展“企业服务周”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

科技赋能 县校合作闯出“新路子”

为全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加快实现创新突破产业突围,石门县积极开展县校合作,真正将专家“请进门”,机遇“送上门”,闯出一条科技赋能“新路子”。

——搭建平台,畅通科技赋能“新赛道”。依托“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及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大力引进科技创新类人才。近年来共引进近千人,返乡创业团队20个。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搭建湘佳牧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富博智能科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天磁电常德市电磁元器件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推动产学研合作转化。湖南农业大学贺喜教授团队成立“优质鸡全产业链创新创业团队办公室”,该团队获评湖南省企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

——靶向发力,链接产业发展“服务圈”。围绕柑橘茶叶等产业,成功组建20人的科技专家服务团,推动科技服务模式由“单兵作战”向“组团联动”转变。组织“教授专家进园区”系列活动,助力西安交大石门磁性材料与传感研究中心在湖南航磁石门分公司顺利揭牌。支持湘佳牧业与湖南农业大学申报省级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湖南航磁石门分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就卡脖子技术攻关签订合作协议,富博科技与湖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湖南安德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文理学院达成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合作,参与常德市“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构建机制,跑出县校合作“加速度”。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洽谈、亲自签约,探索校县合作新模式。先后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企施策 助推中小企业成长

今年来,石门县大力实施“智赋万企”行动,倾力开展“送解优”助企纾困活动,因企施策,一企一策,聚力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发展,实现了中小企业量质双提升。

——强化摸底建库。成立了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专班,通过广泛摸底、精准建库,推动了优质中小企业量的增长、质的提升;将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建立梯度培育后备库,对库中企业滚动更新,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引导企业走梯度发展之路,现有在库企业60家。

——强化政策扶持。出台了《石门县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试行)》,明确对新获批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等进行奖励,其中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5万元;对2022年通过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兑现了奖励。

——强化创新引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石门县以引导企业发明创造、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企业“破零倍增”、数字化转型、上云上平台、绿色发展,一批国、省级荣誉花落石门。

——强化助企纾困。坚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长成大树”的服务理念,常态长效“送解优”助企纾困,对全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五位一体”帮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企业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00多个,切实解决了一些“急难愁盼”问题。

优质服务 带动产业链量质齐升

石门县注重对湘佳牧业、哲武农牧、正大畜牧(石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畜牧”)等农业企业的种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建设与培育,实现了建链、延链、强链和补链多维度发力,产业企业链上起舞,产业链量质齐升。

该县以优质的服务,加强产业链企业的培育与建设。强化专班专办,有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招引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模式梯次推进产业建设。湘佳孵化、正大饲料、湘佳美食心动等项目,在湘佳办、正大办等专班的推动下进展有序。其中正大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40万吨饲料厂,投资2.38亿元,实现当年动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湘佳美食心动熟食加工项目拟投资5亿元,用地113亩,已完成成品库、原料库、加工车间、宿舍及食堂桩基础施工,预计今年完成主体车间的基础施工;投资2.2亿元、占地150亩的哲武公司蛋品深加工产业园落户石门高新区获得相关职能部门的批准。

在销售和消费环节,湘佳生鲜畜禽肉制品、鸡蛋、柑橘及有机肥产品销售网络已覆盖湖南省、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杭州市、福州市等29个省、市,与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欧尚、永辉等20多家大型超市集团以及盒马鲜生等新零售连锁超市建立了长远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从上海市到成都市的长江沿线大中城市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以及京珠高速大动脉沿线的冰鲜畜禽肉产品销售网络布局。80%的哲武鸡蛋进入了香港市民的餐桌。

该县借力资本市场,将湘佳牧业、哲武农牧、正大畜牧进一步做大做强,倾力打造武陵山片区“百亿”级企业。围绕“亿羽优质家禽”、两个“百万头生猪”产业工程,规划在2025年实现从纯养殖一条龙企业向食品一条龙企业的全面转型;在优质鸡、肉鸽、生猪构建从种畜禽养殖、饲料、商品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终端直营全产业链格局,使集团优质肉鸡养殖产能达到两亿羽、肉鸽产能1000万只、年出栏生猪200万头规模;巩固生鲜食品领域行业龙头地位,在深加工领域引领行业,构建食品领域核心竞争力,成为湖南最大的畜禽类食品加工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石门县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生命线工程,深入贯彻“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长成大树”理念,全力助企纾困,不断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该县制定了《2023年石门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形成“五位一体”服务企业、企业特派员服务企业等服务制度,开展了“春风行动”招聘及园区专场招聘会。县领导率先垂范,各职能部门主动对接,当好政策“宣传员”“解读员”,深入企业,精准施策。

该县大力践行“137”工作法,强化督办和跟踪问效,形成了全县产业攻坚部门同题共答、提速增效。

石门县产业攻坚办对收集的影响项目进展和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各相关单位下发交办函,并督促其按照“137”工作法及时办理回复,办理单位1天之内研究交办问题的要有佐证图片,3天之内办结交办问题的要有佐证资料,7天之内无法办结交办问题的要有后续工作部署及预期完成时限。

对于7天内无法解决的交办问题,该县产业攻坚办持续跟踪督办,直至问题解决销号。据了解,截止目前,该县已针对企业和项目反馈问题向相关单位下达了15份交办函,交办各类问题25个,并按照“137”工作法对交办问题的回复办理情况进行通报,截止目前已有19个问题完成整改销号,另有6个问题已进入闭环销号管理流程。

10月16日,在“五好”园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石门县委书记吴兴国的讲话掷地有声。他明确要求,政府必须重点转型为“服务”,真正做到“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扰,围墙外的事企业不操心”的保姆式服务,强化代办式、代理式、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搭建更高、更强的服务平台,共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版图片均由石门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祝嘉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