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向两会报告】与未来同行 让梦想花开 ——武陵区第一小学高质量特色办学纪实
时间:2023-12-24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31224092338.jpg

□常德日报记者 黄云霞 通讯员 周虹 罗玉婵 李贻琳 文/图

这是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的“未来学校”。学校立足科技特色,以“拓展视野,走向开放国际;多元培育,遇见美好未来”为办学宗旨,秉承“自在创造、自由生长”的办学理念,培养有家国情怀、德美并重的好少年。

这里有由一大批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市级和区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科创教师组成的优秀育人团队。他们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教学赋能,参加国家级和省市区各类教学展示活动和比赛,获奖无数。

这里的学生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他们可以在校内科技感十足的多功能场馆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在校外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在线上红领巾学院“四史”课堂讲红色故事,还能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斩获大奖。

武陵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武陵一小”)是湖南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今年5月,省委书记沈晓明、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前往武陵一小考察调研,均给予高度评价。武陵一小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大国长技”试点项目学校、湖南省创客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学校、湖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50余项省部级荣誉。

“双减”增效 让孩子快乐成长

观察绿豆发芽、画出我的家乡、去超市购物计算付钱和找钱数、制作树叶画……这是武陵一小二年级学生近期的实践作业。166班学生双梓翱说:“我特别喜欢观察作业,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学期期末,一至二年级学生参加“小鹿闯关记”无纸笔测试活动。孩子们通过“优雅小诗人”“口算小能手”“动手小达人”“快乐百灵鸟”“运动小健将”等环节的游戏闯关,收获了知识与快乐。除此之外,“拼音嘉年华”让学生走好语文学习第一步;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学期进行古诗词擂台赛,生字、计算、英语单词、课文背诵过关,项项落实,夯实学生基础。163班学生谢欣妍的妈妈感叹,武陵一小的老师们把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里面,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牢地掌握知识。

这是该校自2021年秋季起全面落实“双减”政策采取的知识检测手段。教师胡蓉蕾介绍,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双减”政策落地增效,学校布置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书面作业。其中,有因材施教、个性化推送的智慧作业;有将多学科融合,在体验中激发潜能的花样作业;还有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成长需求的开放作业。学校通过“作业管理平台”将作业监管工作数据化,通过压总量、控时长、优内容、提质量,实现作业智慧管理。教师在线发布学科作业时会设置预估时长,班主任也会统筹不同学科的作业总时长,家长会在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手机客户端反馈实际完成的时长,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后会进行分析形成数据柱状图,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可以查看各年级学生作业的布置与完成情况。如果学生完成作业超时,系统则会有橙色或红色预警提示,管理者则会提醒教师优化作业内容,让家长督促孩子提高完成作业的速度和效率。此举得到了家长们的纷纷点赞:“双减”实施后,学生少了“写写写”的书面作业,多了“玩玩玩”的新颖实践活动,有了更多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2022年,武陵一小“双减”短视频《我的作业“超酷”》被教育部新闻办向全国推介。

“双减”不止有减法,也有加法。增加课后延时服务就是其中之一。

武陵一小是常德市课后服务先期试点的学校之一。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学校会开展课后教育,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开展活动,实行“学生弹性离校”制度。该校的课后服务个性课程有74类、112个社团班,平均每天有近20个社团开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去木工坊、茶艺社、陶艺坊、国防教育展厅、模拟法庭、禁毒教育馆等场馆去体验。通过课后服务平台,学校管理人员能实时巡课,查看社团开课时间、开课地点和授课老师信息以及课堂状态。授课教师上传课内活动照片后,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课后服务课程,促进家校互动。

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谢英由衷感叹,“双减”减去了孩子们过重的学业负担,增加了孩子们释放天性、快乐探究、运动游戏、自由阅读、发展兴趣、自主支配的时间。

信息化赋能 促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12月20日下午,120班教室内书声琅琅,孩子们每人手持点读器朗读老师指定的内容。随后,黑板上呈现学生的朗读情况分析,英语教师许灵茜对此进行了详细点评,对于发音不准确的学生会要求他们重读,再全班跟读,直到达标。许灵茜曾在美国乔治亚州萨凡纳市公立初中任教一年,对于英语教学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她介绍,这是学校引进的一种“AI+听说”的语音识别和智能评测技术,适合语文和英语教学,通过人机对话互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口语纠正辅导,能实现互动教学、全班听说练习、实时智能评分。

此外,武陵一小的教师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优质课程资源;在“教案超市”学习骨干教师、同组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利用“未来课堂”新模式上课;在“智能巡课室”观骨干教师课,形成间接教学经验;运用数据实现AI行为评课。有了技术赋能学、备、上、听、评“五环”,武陵一小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该校陈琳小学美术名师网络工作室的首席名师陈琳称,这样的课堂改变了以老师单向输出为主,学生参与较少的现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领悟程度,对于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在于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该校现有教师14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5人、市区级骨干教师36人,骨干教师比例达29%。他们依托“人工智能+”教育,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教学赋能,通过学科教学沙龙、学习研训,逐渐提升了自身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学校教研成果《以科技之名,让名师课堂为未来教师发展赋能》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创新案例;《玩转“未来”课堂,链接“未来”学校》获得湖南省第二届民族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价改革《技术赋能 “星·未来”智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入选2022年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是常德市唯一入选案例;《“星·未来”智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被评为2023年度湖南省教育数字化优秀典型应用场景;《数字赋能育人才,实干筑梦创未来》被评为2023年度湖南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典型案例。

2019年,袁妮考入武陵一小,并从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袁妮笑言,这几年,自己不是在赛课,就是在赛课的路上,经过区、市级的无数次赛课,她已迅速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去年,袁妮被评为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说到近五年学校及教师获得的荣誉,谢英拿着4本荣誉册笑言,册子一年比一年厚,从2019年的20页到2022年80页,今年获得的荣誉更多。“这5年来,我们学校的教师中有385人次获省部级教学教研奖励,503人次获得市区级教学教研奖励。”她列举了很多优秀教师,如2019年,唐捷执教的《故宫博物院》获首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例;杨红在“2019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中获二等奖。2020年,许灵茜在美国大学理事会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中获“特别荣誉”;辛梅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执教的《从军行》获国家级奖励。2021年,高瑕、宁珂、刘艺、向俊瑛参加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分别获典型案例和研讨案例;杨慧、郑洁擎参加第四届“华渔杯”全国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手大赛获特等奖;王语瑶在湖南省小学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展示活动中获省一等奖。2022年,阙田甜参加全国“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获部级奖励;陈琳、辛梅、杨慧、罗瑛、肖颖静在湖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中获省级奖励;邱婷在湖南省小学英语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省一等奖;陈琳在湖南省中小学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展示暨观摩研讨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23年,熊环代表常德市参加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竞赛获省级奖励;杨茜雯、庞婷、石娴、宋诗铭等15名老师在湖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获得省市级奖励;邹宇姗在湖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中获一等奖,还被聘请为湖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

特色德育活动 助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怎样引导孩子们走上“自在创造、自由生长”“全面+个性”发展之路?武陵一小的决策者们给出了答案:开展一系列主题德育活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给学生展示才艺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幸福成长。

2023年,武陵一小参与省市区举办的活动多达70余场次。如湖南党史陈列馆“理好红”宣讲团进校开展党史宣传、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进校园、常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爱在武陵·传递书香”全民阅读暨2023“护苗·绿书签”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常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生“关健行动”启动仪式、武陵区2023年“金秋开学第一课·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2023年武陵第一小学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主题队日活动……获省优秀“红领巾”讲解员的高诗媛担任过多次活动的讲解,对学校组织开展的社团活动如数家珍。她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2019年以来,该校涌现出了一大批综合实力过硬的未来少年,周昱霖、唐玮舜、姚子涵18名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4年里,该校获国家级征文和演讲比赛的学生有5人次,获省级奖的有10余人次。其中,杨艺的征文《我为祖国点赞》获国家级特等奖,唐玮舜的征文《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获得教育部关工委举办的读书活动比赛一等奖。该校国际象棋校队自2022年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2次全省团体冠军、1次全省团体亚军,6次全省个人冠军、4次全省个人亚军以及20多人次全省个人前十名的好成绩。

该校以科技立校,学生科技成果斐然。2019年以来,学生有600多人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15人次;省级奖励164人次,市级奖励224人次,获区级奖励的有515人次。孙浩然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夏锦川制作的《旋转垃圾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何雅琪的电脑绘画作品《双减在行动》获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一等奖,刘宇婕参加常德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机器人竞赛获一等奖。今年8月10日,该校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获1金2银2铜,其中,刘垚、朱俊熙、王梓阳组成的战队捧回空中格斗赛一等奖,丁翎轩、谢承序均获个人侦察赛二等奖,何睿诚、汪恩旭均获物流搬运赛三等奖。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武陵区第一小学正以追光者的姿态赶超奔跑,跨越前进。

编辑:祝嘉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