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肖敏 文/图
“毕才刚真了不起,他自幼聋哑,靠着一身篾匠的手艺,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澧县澧西街道石虎社区一名社区干部称赞道。
1955年,毕才刚出生于澧县澧西街道石虎社区一户普通的农家,他出生时便有言语和听力障碍。因为身体原因,毕才刚没有进过一天学堂,也没有出过远门。10多岁时,他便跟着大人一起干起了农活。
“从来没有想过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路该怎么走!”毕才刚用手比划着“说”。
日子在毕才刚23岁的时候迎来了转机:家里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同年便结了婚,妻子同样也是残疾人(言语残疾和智力障碍)。
1979年8月23日,儿子毕伟出生了。看到身体健康的儿子,毕才刚忍不住热泪纵横,同时也让他有了危机感——得想一个谋生的出路,必须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思来想去,毕才刚最终在别人的介绍和帮助下,选择了学习竹篾编织手艺。
竹篾编织是一门农村传统的特色手工技艺。俗话说:“编筐窝篓,养活几口。”在他们那个年代,篾匠也算是一门养家糊口的好手艺,因为当时农村家家户户都需要各式各样竹篓、竹筐、竹篮来做家务、忙生产。
“三年学徒,两年劈篾。”竹篾编织最难的是把厚片劈成一毫米以下的薄片,然后把薄片剖出青篾、黄篾,再将其抽成直径1至2毫米的竹丝,这个过程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
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等程序是篾匠入行的基本功。为了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毕才刚咬紧牙关,苦心钻研编织技艺,慢慢地掌握了竹篾编织技术核心,使用锯子、篾刀、度篾齿等简单的工具,便能编织出一个个竹制品。
毕才刚学艺归来,便在自己家里做起了竹篾编织的买卖。当地盛产竹子,他就地取材,自己买来竹子,再编织成竹篮、竹筐、竹篓等日用品。凭着高超的手艺和诚实的为人,没过多久,毕才刚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
“别看他是个残疾人,但是他吃得苦、霸得蛮,手艺又好,连我们这些正常人都自叹不如!”附近一些居民纷纷竖着大拇指说。
就这样,毕才刚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在家做篾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随着时光的流逝,毕才刚的儿子毕伟也一天天长大。虽然夫妻俩都有言语和听力障碍,但幸运的是,毕伟很健康,能说会道、活泼可爱。
有一天,毕伟放学回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学着父亲的样子,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拿着竹条,跟父亲一样干起了篾活。虽然当时什么都不会,但在毕伟心中,父亲就是他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父亲虽然是残疾人,但是他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了一家人。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编织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在我心中,父亲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男人!”如今,早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伟红着眼眶说。
2021年,在街道办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支持下,毕才刚参加了免费的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他的手工制品技术更加精湛。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与新材料不断出现,经久耐用的金属制品、实惠便宜的塑料制品逐渐取代了竹篾编织品,带有农村特色印记的竹篾编织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现在的毕才刚已年近古稀,儿子毕伟也成家立业。“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也能挑起生活的重担了,但是父亲仍然经常做篾活。我知道在父亲心中,竹篾编织已经不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一种不舍,更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毕伟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