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贺梦瑶 张旭 文/图
“力度够不够?”
“要的,还蛮舒服!”
“那你可以睡一会儿,好好放松一下!”
这是前不久一天下午,雷光华在自家修脚店一边忙活一边与客人的对话。
“雷光华现在在我们村里已经是勤劳致富的典型,事实上,早几年他们一家都还是监测户,这两年,他通过自己的手艺过上了好日子!”津市市白衣镇金和村党总支书记彭飞介绍。
现年49岁的雷光华是金和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早年生了一场大病,导致他现在劳动力大不如前。
2020年5月,雷光华因各种现实原因离了婚。“离婚时,我实在舍不得两个可爱的女儿,所以我放弃了一切,但留下了两个可爱的孩子!”雷光华说,当时两个女儿都在读书,自己又不能干重体力活,实在无力承担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
村两委核实情况后,当即决定将雷光华一家纳入监测,彭飞主动担任了雷光华一家的帮扶责任人。
“考虑到雷光华自身的劳动能力有限,我便在村里帮雷光华申请了公益岗,负责村里部分路段的保洁工作,每个月可以领到690元的工资,又帮他们一家落实了低保补助和教育补贴等政策性补助,大大减轻了两个孩子读书的压力。最后村里又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资金,让他们住上了现在的大平房……”彭飞说,虽然雷光华一家生活困难,但政府并没有放弃他们。
“这是我们的责任!”彭飞掷地有声地说。
在彭飞和好心人的帮助下,雷光华内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的激情被点燃了。“彭书记,我以前学过修脚的手艺,如果有资金帮扶的话,我想开一家修脚店,我要用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一天,雷光华主动找到彭飞,忐忑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想法是好事啊,只要你自己想干事,资金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彭飞果断答应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彭飞也觉得开一家小型修脚店市场应该还不错,于是彭飞作为担保人,帮助雷光华申请了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
2020年底,雷光华的修脚店正式开张营业。
“这个修脚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来得很不容易,它是我们全家人生活的希望!”雷光华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产业”,开始营业后,因为知名度不高,客源很少,雷光华便一心扑在技术提升上,他通过村民和两个女儿的配合,抓紧实践,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的修脚技术便有了很大的提升。
“雷光华是个不服输的人,原本就有修脚的技术底子,现在又不断地提升技术,已经算是一个修脚的高手了,找他修脚很舒服,消费又不贵,我们都很喜欢找他修脚。”附近一位村民如是说。
看到雷光华的手艺日益精湛,彭飞也开始在村里帮他大力宣传,现在雷光华的修脚店生意越来越好。
“也许是生活有了希望,这几年我的身体也有了明显好转!”雷光华憨厚地笑着说。“2022年,我们一家人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仅修脚店一年就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呢!现在,大女儿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我的经济压力也没那么大了,感谢政府的帮助,我们一家人一定会更加努力,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我们就都能过上好日子!”雷光华颇为自豪地说。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