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发现·乡村】父子“羊倌”的艳阳天
时间:2023-12-11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于科函 文/图

“澧县甘溪滩镇河口村有一对特殊的父子,多年来,父亲皮远章带着儿子通过养羊发家致富,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父子羊倌,成为当地的致富领头人。”前不久,澧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

事实上,皮远章有着一个特殊的家庭,他和妻子孙圣芬文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打零工为生,儿子皮羽(化名)患有智力障碍,女儿皮艳(化名)早已经成家。

山上放羊.jpg

皮远章正在山上放羊

2017年,女儿出嫁后,皮远章心里一直挂念着儿子皮羽的未来。因为儿子的特殊情况,皮远章外出工作总担心家里,在本地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怎么办?”思来想去,皮远章最终决定回乡发展。皮远章回乡后便各处打听,有什么好入手、投资少、能挣钱的路子。

“养牛是个好项目,养得好一头牛可以赚上万元,你可以试试!”几位邻居建议道。

“一头牛的成本上万元,更别说牛舍搭建,后期喂养之类的开销了。我们家经不起这样的尝试!”皮远章一算计,果断放弃了养牛的计划。

“养牛花钱多的话,你可以养羊啊,养羊的成本低很多。”多年的邻居都知根知底,在看到皮远章的纠结后,真诚地提议道。这个建议一下子打开了新的思路,让一直困惑的皮远章豁然开朗。

“是啊,羊崽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大量的饲料和设备,只需要搭建通风透气的羊舍,放养羊可以减少饲料的开销。”皮远章下定了决心。

2017年秋天,皮远章在甘溪滩镇河口村离村民聚集地不远的山林中,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

皮远章带着儿子皮羽,父子俩日夜赶工,边商量边搭建,终于建起了6间连排的羊舍,并顺着山坡走向挖出了排水沟,避免汛期暴雨积水。

一切打整完成后,皮远章又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从养殖大户那里购买了5只种羊,为以后繁殖扩大规模做长远打算。

“我始终坚持有机放养,保证羊肉的质量,以品牌求发展!”皮远章自信地说,自家的羊从不喂饲料,父子俩坚持赶羊上山,自然放养。

皮远章和儿子每天坚持放羊两次:早上8点吃完早饭后,他们就把5只羊赶出去,在山林里寻找新鲜的草料;中午12点左右回到羊舍休息;下午1点再次出发,在山林里放牧;下午6点左右回到羊舍收工。

“羊必须等露水干了再放,吃了带露水的草,羊容易生病。通过放养,羊可以得到必要的运动,刺激肌肉代谢,使肉质更有弹性。同时,运动也有利于羊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在养殖大户的关心和指导下,皮远章父子俩总结出经验,在两人的精心照料下,5只山羊健康成长,两人脸上也逐渐露出了笑容。

2020年,澧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种养殖专业技术培训的消息传到村里,村干部第一个便想到了皮远章。“以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培训,我也能成为真正的专业户了。”皮远章接到好消息后,脸上笑开了花。

培训期间,皮远章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养殖技巧,一边乘机推广自己的生态山羊,当年年底,他家养殖的几十只山羊被抢购一空。

2021年春天,皮远章在上山放养的时候,因地势崎岖,走路不妨,摔了一跤,最终经过医院抢救,仍然落下了病根。此后,皮远章将放羊的事慢慢交给了儿子皮羽。

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当初的5只羊,在皮远章和儿子的精心照料下,经过6年的生长繁殖,目前已经发展到了40只。这些羊不仅给皮远章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让他和儿子有了共同的话题和目标。

“皮远章和儿子皮羽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克服了困难,创造了财富;他们用自己的爱和信任,增进了亲情,赢得了尊重;他们用自己的梦想和行动,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价值!”澧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鼎感慨。

编辑:汤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