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发现·乡村】何大兵的梦想
时间:2023-11-09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王慧霞 文/图 

临澧县太浮镇陈二铺社区是有名的红色革命老区,这里有一位名叫何大兵的老人,他践行“工匠精神”勤劳致富的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

何大兵家住临澧县太浮镇陈二铺社区何家湾组。前不久,记者来到何大兵家中走访时,发现他家是一栋三间二层的小楼房,一楼左边两间是厨房和火坑屋,右边是牲畜休憩的地方。由于地势较高,站在晒谷坪上可以将山间星星点点的房屋尽收眼底,视野十分开阔。

何大兵今年58岁,父亲何可仁和母亲彭秋春都长期患病,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女儿何一文一直在外地务工。一家人虽不大富大贵,但也温馨和睦。

几年前,一场意外打乱了一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何一文被检查出尿毒症。为了帮女儿治病,一家人四处求医。经过不懈努力,何一文换肾后保住了性命,但巨额的医药费让这个小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导致家庭困难,生活举步维艰。

为了照顾女儿,何大兵没办法外出打工,只能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收入微薄,加上女儿每月后续治疗的固定支出及往返交通费用,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何大兵一个人身上。

在何大兵一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驻村工作队负责人来他家走访,详细了解他们家的生产生活、家庭收支、享受补助政策等有关情况,鼓励何大兵一定要树立信心,勤劳致富。

2021年10月,鉴于何大兵一家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将其纳入监测,并确定临澧县太浮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庞高为其结对帮扶责任人,时刻关注其家庭收入增长情况。

为了让何大兵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村两委、帮扶工作队、后盾单位经常派人到他家走访慰问。庞高每月都会到何大兵家去一两趟,一方面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另一方面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每到农作物种植的时间,庞高都会给何大兵送去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菜苗,并贴心地送上化肥、磷肥等生产物资,过年过节,庞高还会给他们家送去大米、食用油、水果等慰问物资……

临澧县333333.jpg

何大兵正在忙着准备制作小家具的材料

“小庞的帮助让我们一家人内心感到无比温暖,我如果不振作起来,都感觉对不住他!”何大兵感激地说。

“你以前做过木匠,可以干回老本行,比如做点小板凳、小木桌等家具,我们一起想办法拿去卖,说不定也能致富呢!”庞高建议。

“要得,我试试吧!”何大兵点头答应。

说干就干!何大兵很快就重操“旧业”,利用周边山上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始制作一些实用的小木凳、小木桌等日常家具。

“何大兵的手艺不错,做的东西质量很好,但是如何变现呢?”庞高看到这些坚固耐用、小巧精致的小家具,又开始帮何大兵出谋划策。

“要不我们一起当他的义务宣传员吧!”庞高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负责人汇报后,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何师傅手工制作的小家具,好看又实用,不贵,欢迎大家选购!”一时间,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的朋友圈里被这条“推销”的信息刷屏,不少爱心人士得知这是监测户自己制作的劳动成果后,纷纷转发信息并购买,物廉价美的小家具很快销售一空。

“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相信我们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何大兵连连向庞高道谢。

看到希望后,何大兵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在家人的悉心呵护下,女儿何一文的病情也逐渐稳定,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何大兵逢人便说,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社区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何大兵斩钉截铁地说。

编辑:汤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