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杨芳 文/图
“李姐,我是报社的记者,你现在忙不忙?”
“嗯,我正在给宝宝喂奶,稍微等一下!”
“李姐”名叫李香,澧县梦溪镇涔河村人。10月30日中午,记者电话联系李香时,她正在忙着给雇主家的宝宝喂牛奶,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44岁的李香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她和丈夫王汝军育有一双儿女,大女儿王鑫正在湘潭一家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8岁的小儿子正在读小学,一家人恩爱有加。
2016年5月,这个幸福家庭的宁静被打破:丈夫王汝军突然被检查出右盆骨骨头坏死。一家人先后辗转西安、广州求医,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2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将家里多年的积蓄“洗劫”一空。
2017年,村两委将李香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为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雪中送炭。
“当时大女儿还在读小学,小儿子在上幼儿园,他刚做手术不能工作,我不得不硬着头皮挑起家里的重担。”李香回忆起当初的日子,依然五味杂陈。为了撑起这个家庭,李香只得在附近一家制衣厂打临工,靠着这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开销。
“李香,最近政府正在组织月嫂培训班,你这个年纪正好合适。如果培训中表现好,就可以拿到证书,这样就能从事家政服务,报酬要高得多呢!”2019年6月,村里的劳保专干龚小凤给李香带来了“好消息”。
“要的,我去试试!”李香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龚小凤的帮助下,李香成功入训。“月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光课程内容就有母婴护理、育婴早教、月子餐制作、辅食制作、母乳喂养指导等,不过这也更加让我坚定了做月嫂的信心,我相信月嫂行业将来能够大有作为!”李香自信地说。
短短一个月的专业学习与实训,李香学会了如何护理新生儿,如何科学照护产妇,还有婴幼儿常见现象护理及预防、意外安全防护等。
培训结束后,李香凭借刻苦努力,顺利拿到了月嫂初级证书。梦溪镇劳保站工作人员孟玉蓉了解了李香的家庭情况后,便引荐李香在当地一家医院当起了月嫂,李香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月嫂职业生涯。
2020年底,李香在朋友的举荐下,入职广东省广州市傻大姐家政公司。
工作期间,李香一边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继续参加更高水平的技能培训。通过努力,她先后拿到了高级催乳师证书、高级母婴护理证书、家政服务星级证书,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金牌月嫂”,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刚开始做月嫂时,周围很多人投来不理解的目光,对这个职业还有着偏见!”李香说,在农村,许多人觉得干月嫂、保姆会低人一等,会被别人瞧不起,认为月嫂就是保姆看别人孩子,做些刷锅做饭的工作,但李香心里明白,月嫂工作并不简单。
月嫂不仅要照看新生儿,同时还要照顾宝妈的饮食起居,起夜喂奶、换尿布、宝宝翻身等一切事务。“月嫂工作很累,但是想到宝宝需要我,宝妈需要我,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李香说起自己的工作,充满了责任与温情。
如今的李香,已经是业内小有名气的“行家”了。她说:“很多农村人因没有一技之长,在外打工收入微薄。近些年来政府免费提供了很多技能培训机会,我们应该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学到真本事,才能开拓自己的事业。回顾这几年,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真的感激不尽,我也一定不负众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自立自强,争当致富小能手,把自己的小日子越过越好!”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