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跨越40年的师生情
时间:2023-09-08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范颢桓 周胜兰“您尾号1758的储蓄卡9月7日7时51分收入人民币500.00元……”2020年至今,每月月初,住在常德市石门县太平镇苦竹坪社区的陈银谟老人的银行账户就会收到这样一笔汇款。汇款人是她丈夫许官福曾经的学生熊君赐。

许官福生前是石门县太平镇原川山中学的老师,38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了妻子陈银谟和三个孩子相依为命。2020年,熊君赐了解到陈银谟晚年生活困难后,通过社交平台向许官福的学生们募捐。“40年前,许老师帮我们走出了大山,改变了我们的人生,现在我们也想帮帮恩师遗孀,让她可以安享晚年。”

师生情1.png

跨越40年将爱回报

1976年,年仅14岁的熊君赐跟随父母转学到了原川山中学读书,许官福是他的语文老师。在熊君赐的记忆里,许官福平时总穿着蓝色的中山装,学校里其他老师走路总风风火火的,但他走路不急不躁,看上去温文尔雅,路上遇到同学都先打招呼。

图片1.png

微信图片_20230906224951.jpg

许官福是老牌师范生毕业的,不仅课上得好,课后还成立了文学社,会将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们召集在一起,带他们读书籍和报纸杂志,教他们写诗,鼓励学生投稿,并把诗集成册。他还会自己写教辅,然后用钢板一页一页地油印出来。“有时候上劳动课,许老师会喊我们一起刻印钢板,这时候教室里总飘着油墨味。”

许官福很看重教育,对于因为家庭贫困读不起书的学生,他也从来不会放弃,甚至会预支自己好几个月的工资为学生垫付学费。“当年我们都认为山沟里的孩子考大学是遥不可及的梦,是许老师实现了我们的梦想。”邢协加也曾是许官福的学生,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十分灰心,准备外出打工,是许官福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劝说,并将他和其他四个落榜的学生一起推荐到原太平中学(现石门七中)复读。“第二年,我们五个人都考上了大学。”谈及此处,邢协加的眼中泛着水润的光泽。

熊君赐感叹,是许官福为大家在山村里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让大家可以看到更远的世界,成为更优秀的人。许多人后来也报了师范学校,像许官福一样成为了一名老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我的爸爸从1964年开始教书,一教就是一辈子。”许官福的女儿陈丽华回忆,自己的父亲是在1985年2月因为肺痨走的,他倒下的时候正在讲台上讲课。因为他说想把这一届毕业生带完,不要影响他们高考。

连续4年为恩师遗孀募捐

2019年下半年,熊君赐作为石门县第三中学驻子良镇北界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到相邻的太平镇苦竹坪社区居委会交流经验时,无意中得知了许官福家人的现状:

许官福逝世后的四十余年里,他的子女相继成家,只留下患有先天性聋哑和智力障碍的大儿子与遗孀陈银谟生活在一起。如今陈银谟年事已高,并患有脑血栓、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需常年服药,许官福的孙子和孙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需要花钱治疗,即使有当地工作队的帮助,家庭也并不富裕。

2020年1月12日,熊君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告三四十年前川山中学许官福老师的学生书》《为许官福老师家属首次爱心捐助倡议书》。此次倡议共得到了许官福的学生及爱心人士共27人的支持和响应,仅半个月,就募集到了18500元。

师生情4.png

为了保证募集到的每一分钱都能用于改善陈银谟的生活,熊君赐牵头成立了“福助金”爱心团队,建立台账和专用账户,所有捐款都以每月500元生活费和节日慰问金的方式发放给陈银谟老人,并在微信群里对资金流向进行公示。“师母家开支多,劳动力少,这些钱虽然并不多,但也可以为师母负担药费,减轻压力。”

随后的四年时间里,熊君赐陆续牵头进行了三次募捐,共为陈银谟老人募得捐款近3.9万元。每年熊君赐还会给陈银谟拜年,送上同学们的关心和问候。

师生情5.png

今年熊君赐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了,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推进“福助金”的募捐。但是他的很多同学也已退休,加之多数人都不富裕,渐渐“福助金”不够用了。面对这种困难,他和团队的其他人反复商量后,仍然决定不能将陈银谟老人的生活费减少。现在,熊君赐正在向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募捐。




记者手记:

许官福作为乡村教师,在从教二十余年间,他用爱心和耐心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大山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不仅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其谦和有礼的举止、认真负责的态度、关爱学生的真情更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树立起了良好的榜样。时隔四十年后,他的学生们不忘师恩,照顾恩师遗孀,这是许官福四十年前种下的一颗种子,在四十年后学生们的心里长成了大树。

无论是许官福扎根大山,将一生奉献给乡村教育,还是“福助金”爱心团队的反哺都让人动容。这场跨越四十年的师生情因为教育的“因与果”变得温情流动。

丹心一片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许官福是无数乡村教师的缩影,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为这些奉献青春的教师献上感恩和祝福!

编辑:汤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