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杨中合 文/图
“十多年来,我经历过贫困度日、努力创业的艰辛,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如今,我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甜蜜。”近日,52岁的雷杰满怀喜悦地感叹。
雷杰是临澧县烽火乡南田村人。2013年,雷杰的父亲确诊为肺部肿瘤,不久,母亲又接连检查出了肺结核、心脏病,两老的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考虑到雷杰一家的实际困难,村里将他们一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
“家里条件一直不好,我和爱人长期在外打工谋生。父母生病后,我们只得回到老家谋生!”雷杰是个有名孝子,为了更好地照顾生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夫妻两人只得放弃打工计划,留守在家照顾老小。
“没有本钱,也没有什么手艺,家里又有外债,怎么办?那就从种田开始吧!”雷杰和妻子商量着,夫妻二人身体健康,在农村里算是硬劳力,于是雷杰决定先打理好自家10多亩水田,不久又流转了邻居6亩多水田,全部栽种了优质稻。
夫妻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忙碌之余,又将家里空置的一间偏房改造成猪圈,筹资购买了10多头小猪仔。“那段时间真不晓得是怎么挺过来的,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到田里转一圈,查看庄稼的生长情况,然后又紧赶慢赶回到家里给猪仔喂食,然后自己草草地吃一口饭后,又火急火燎地出门……”雷杰谈起当初的场景,忍不住看向妻子,满眼歉意。幸运的是,没过多久,雷杰的大儿子毕业后在县城工业园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终于开始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雷杰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不愿接受别人的接济和组织的照顾,村两委干部多次找到他,要给他们一家申请低保,都被他委婉谢绝了。“我们一家人都有手有脚,能劳动,村里需要照顾的乡亲很多,还是把政策福利送给更需要的人吧!”雷杰诚恳地对村干部说。
2018年12月,雷杰的父亲病情恶化去世,雷杰料理父亲的后事后,提出了自己新的发展计划:巩固种粮面积,扩大养猪规模,鼓励大儿子外出务工增收。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对养猪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于是我就想在养猪行业加大投入。”雷杰说,但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大规模养猪和以前小打小闹不同,“必须学到傍身的技术,以此降低成本,抵御风险。毕竟前几年一栏猪少则三、五头,顶多10多头,养得少,规模小,防病、配饲料等环节可以依赖别人,现在大规模养殖就需要掌握饲养技术的主动权了。”
为了快速掌握养殖技术,雷杰购买了《养猪新技术》《猪病防治手册》《猪饲料配制与应用》等专业书籍,认真学习、领会、消化、应用,并不断地向当地的养猪大户虚心请教养殖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雷杰逐渐掌握了给猪测体温、猪舍消毒、猪瘟防疫、给猪配种、配制饲料、安全用药等知识。
2019年,雷杰投资5万元建起了100平方米的猪舍、10立方米的沼气池等猪场设施,为了配套猪饲料,他还种植了4亩多地的玉米。当年,雷杰的养猪场出栏肉猪25头,20多亩的优质稻也喜获丰收,一家人全年收入接近5万元。
近几年,雷杰一家人越干越起劲,养猪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今年出栏肉猪有望突破50头,家庭收入有望突破10万元。多年的努力奋斗,雷杰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他还给大儿子购买了代步的小汽车,雷杰一家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示范户。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必须要靠自己的勤劳和努力,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致富梦。”雷杰感叹。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