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通讯员 曾丽华 张博文 文/图
窗外蝉叫蛙鸣,头顶的吊扇咯吱作响,2009年的夏天,坐在教室里自习的王洪玮,突然接到班主任的通知:你的爷爷在外面做事时,一不小心从三楼跌落,现在正在县里的医院抢救。
王洪玮脑袋里“嗡”的一声,全身瘫软。
接下来两个月的暑假时间里,王洪玮日夜守在医院,照顾着全身多处骨折的爷爷。“爷爷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倒了,我必须要站起来。”那一年,16岁的王洪玮突然醒悟,奋发图强,走上奋斗的人生。
1993年,王洪玮出生在澧县澧浦街道皇山社区的一个农村家庭,他6岁时,父亲突发脑出血去世,留下母亲和年幼的姐弟。
“爸爸走了,妈妈也出去打工了,我和姐姐成为了留守儿童,被爷爷奶奶照顾。”王洪玮说,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常常看到姐姐在吃药,走几步就喘气。“后来,爷爷告诉我,姐姐有先天性心脏病,这辈子都要对姐姐好。”
鉴于王洪玮一家的实际情况,2013年,村两委将他们一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在医疗补助、助学基金方面给予了兜底帮扶。
爷爷出事后,王洪玮觉醒到,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于是,他戒掉一切坏习惯,夜以继日地学习,成绩从全年级1000多名赶到前30名,成功考入哈尔滨商业大学;进入大学后,他又自学电子产品维修技能,潜心钻研,与同学合伙开了一家电子产品维修店,养活自己;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到广州、西藏做电子产品和化妆品生意,存下一笔积蓄。2021年,回到澧县创业。
“我永远记得,从小到大为了我们姐弟俩,爷爷四处打临工、奶奶在家忙生产时,他们劳累辛苦的样子。”王洪玮说,他从爷爷奶奶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勤奋,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从19岁到29岁的10年间,王洪玮靠着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把奋斗写进了青春,相继还清了爷爷欠下的近10万元的医疗费,并拿出30多万元整修家里的老房子。2017年,王洪玮全家脱贫。
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姐姐身边离不开人,王洪玮归心似箭。2021年,王洪玮结束西藏的生意回乡,他四处考察市场,最终在朋友的引荐下,盘下位于澧县城头山镇的澧县金昊门业加工部,以专业生产与运输安装一条龙服务,生产设计各种推拉门、卫生间门、纱门等,工厂,占地12亩左右,注册资金50万元。
“又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你什么都不懂,有没有退缩过?”记者问道。
“不懂就学,怕什么,我最擅长的就是学习新技术。”王洪玮笑着回答。
盘店之前,王洪玮在原金昊门业免费打工三个月,他走上流水线上的各个岗位,虚心请教师傅,从头学起,善于做“技术活”王洪玮很快就对做门产生了兴趣,随后的一年,他依然坚持在生产一线,他说,只有自己有过硬的技术,你才了解这个行业,也才能让大家服你。
“安乡陈总、澧县杨总、临澧李总......”在金昊门业加工部的包装车间内,看到了一个一个包装好,贴有发货单的产品。王洪玮说,很幸运,有一批老客户一直很稳定,很支持他们,生意还算稳定。
王洪玮每天很早就去工厂,对货物的清点、出货单的整理、门样式的设计等都一一把关。送货安装时,为更好了解客户的第一感受,王洪玮都会跟着去上门安装,客户的反馈他会做好记录,根据客户要求适当进行修改,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细致入微。
对员工的管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王洪玮定期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研究,并制定解决办法。他从不怠慢员工,和员工携手并进,根据工作业绩、综合素质等定期评选优秀员工,并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让优秀员工帮助和带动其他员工,提升业绩,以此鼓励,增加工作积极性。
“我们这里常年务工有6个人,忙时会请周边农户做临工,能解决一点就业,我也觉得自己为社会做了贡献。”王洪玮笑道,有时候周边一些留守老人家的手机坏了、门锁坏了,他只要有空都会帮他们免费修修。
王洪玮说,他很感谢自己妻子一直以来的付出,无论他做什么决定都跟着他,支持他。对于未来事业的发展,他希望自己能保持学习、与时俱进,制造出更多受市场青睐的产品;对于生活,他希望姐姐身体健健康康,爷爷奶奶平安度过晚年,一家人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