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发现•乡村】夫妻同心共创美好生活
时间:2023-06-25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魏芳 李长英 文/图

“今年的无花果又大又甜,大家快来抢购,手慢就没有咯!”前不久,朱慧和妻子童常利两人将新鲜的无花果搬上直播平台时,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不到一个小时就收获了87单,上百斤新鲜出炉的无花果被抢购一空。

“感谢现在的好政策,也感谢爱人的不离不弃,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下播后,朱慧一个劲地表达着心中的喜悦。

微信图片_20230625160644.png

2020年8月21日,鼎城区镇德桥镇联合鼎城融媒体中心在朱慧的葡萄园里开启消费扶贫直播

家住鼎城区镇德桥镇同心坝村的朱慧其实是一个苦命的人,1978年,不到1岁的时候,无情的病魔夺走了他的妈妈,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艰难地把他和哥哥抚养成人。

就在他们家条件稍有好转的时候,20多岁的哥哥又因病去世,从此朱慧与父亲朱国初相依为命,靠种几亩水田维持生计,伤心过度的父亲不久又患上了严重的慢性疾病。懂事的朱慧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父亲过上幸福的日子。

2005年,朱慧告别父亲,独自一人背着行囊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前往广东省东莞市打工,没有文化又无技术特长的他只能从事最普通的流水线工作,每月只有1000多元工资,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虽然那时候贫困潦倒,但是她没有嫌弃我!”朱慧拉着妻子童常利的手,满眼柔情地说。

2010年初,朱慧和童常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两人就返回广东务工。一天,正在工作的朱慧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儿子,如果打工太辛苦,你们就回家吧!”

父亲简单的一句话,让朱慧思绪万千:这多年来,父亲一个人在家,作为儿子,完全没有尽到自己的孝心和责任。一瞬间,所有的辛苦、委屈都化作泪水,夺眶而出…… 那一年年底,在妻子的支持下,朱慧踏上了返乡之路。

“尽了孝心,就难以成就事业!”朱慧说,回家之后虽然可以天天陪着老父亲,但是在家附近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来源成了问题。鉴于他家的实际情况,朱慧家被纳入建档立卡户名单,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我和爱人还年轻,依靠补贴和帮扶过日子,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生活有了保障后,朱慧内心深处的创业激情被激发出来。

2015年,朱慧夫妻两人在结对帮扶人的支持下,筹措资金流转承包了同心坝村6组30亩余农田,种上了优质水稻,不久,他们又扩种了6亩多葡萄园。

微信图片_20230625160738.png

朱慧查看葡萄生长情况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朱慧夫妻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家的收入逐步提高,“经济宽裕了,日子也过得更加有劲头。2018年,我又开始种植无花果。”朱慧说,无花果老少皆宜,鲜的干的都能吃,针对一些疾病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肯定大有市场。

先到水稻田里转转,再到葡萄园里看看,最后到无花果园子里瞧一瞧,如今的朱慧每天基本上都重复着这几件事,浑身充满了力量。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朱慧和妻子又开始尝试网上直播带货,“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受到很多网友的追捧,现在不管是葡萄还是无花果,销路根本不愁。”朱慧高兴地说。

短短几年时间,朱慧家建起新式楼房,生活也变得富足起来,“现在我家的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经济条件好了,父亲的心情也好了,身体越来越硬朗了!”朱慧望着正在收拾屋子的父亲,开心地说。

微信图片_20230625161414.jpg

朱慧的无花果基地

朱慧逢人便说:“真心感谢党委政府给予我的帮助,感谢老婆多年来的不离不弃,才有了现在我的成就。今后,我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敢向前冲,并带上全村所有人共同致富!”

编辑:唐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