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发现·乡村】军人刘波自立自强的故事
时间:2023-06-16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翟丽华 文/图

悠悠澧水,滋润红色沃土,哺育世世代代的安福儿女;巍巍青山,孕育伟大精神,激励千千万万的临澧人民。

刘波,临澧县停弦渡镇青山村青8组村民,2000年参军入伍,2008年退役后前往深圳务工。2016年,因父亲尿毒症持续恶化,刘波毅然辞去工作,带着妻子从深圳回到老家照顾父母。回到老家后,刘波充分展现出退伍军人勇于奋斗的本色,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幸福,还成了全镇自立自强典型。

刘波1.jpg

刘波给母亲喂药

刘波的父亲刘秋生是青山村的老支书,从小就教育刘波要立志做大事,多做些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事情。在父亲的教育和熏陶下,从小身体素质很好的刘波,高中毕业后从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2008年,刘波从部队复员。随后,他带着女朋友来到深圳发展。凭借着过硬的驾驶技术,刘波很快在一家物流货运公司干起了货物运输,女朋友也在一家奶茶店找到了工作。不久,两人结婚。婚后,女儿很快出生。

2015年,刘波突然接到父亲因多年糖尿病加剧恶化为尿毒症的消息。思来想去,刘波萌生了返乡发展的想法,但看着眼前的妻子和女儿,他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妻子邓月玲主动做起了刘波的工作,她对刘波说:“深圳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家,工作没了还可以再找,爸妈没了可就真没了!”

2016年下半年,在妻子的鼓励和支持下,刘波辞去工作,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了老家。见到日益苍老的父母,刘波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潸然泪下。望着病情加剧的父亲和身体受伤的母亲,刘波心想:“父亲的病可耽搁不起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赚钱给他治病。”

可是找工作并不容易,刘波四处碰壁。看到如此情形,妻子劝刘波等年后企业复工复产了再找。但家中积蓄一天天变少,父亲的病情还在加重,这可急坏了刘波,望着屋后的荒山和自家的池塘,一个想法涌上了刘波的心头......

刘波来到青山村村委会,找到吴贵长和刘尼萍两位村干部,了解开垦荒山搞种植的相关政策。看到这位“深漂”突然询问垦荒种植的事宜,刘尼萍不由地问起了原因。在得知刘波家中的困难后,刘尼萍立即向青山村党总支书记吴桂庭汇报,并于当天下午和吴桂庭一同前往刘波家中了解情况,最终大家一致支持刘波发展产业的想法。

吴桂庭很快将刘波家的情况整理成书面材料向上级作了汇报。与此同时,时任停弦渡镇党委副书记的李绍波主动当起了刘波的结对帮扶责任人。他依托停弦渡镇工业企业多的优势,积极对接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很快便帮助刘波及其妻子找到了工作。

刘波2.jpg

正在工作的刘波

2019年3月,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帮扶下,刘波找到了一份给几家企业送货的工作,妻子邓月玲也在县城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在刘波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屋后32亩荒山全都种上了橘树,屋旁的池塘也饲养起了鸡鸭......

2021年11月,刘波家的柑橘成熟之际,时任青山村党委副书记的王翔主动帮助他对接临澧、石门的经销商,积极扩展销路,刘波家的柑橘很快就被销售一空。当年,刘波一家仅柑橘和鸡鸭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3万余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现如今,作为停弦渡镇乡村振兴自立自强的典型代表,刘波一家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好,刘波还加入了青山村监委会,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工作之余,他不忘向周围群众传授种植柑橘、养殖鸡鸭的经验,带动他们一起共同致富。

刘波3.jpg

刘波在池塘边除草

刘波有一只特殊的箱子,里面珍藏着一枚比武勋章。“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把勋章翻出来,紧紧地贴在胸前,让勋章赐予我力量。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一定要坚守初心,努力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刘波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勋章,满眼坚毅地说。

编辑:赖永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