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发现·乡村】向命运开战
时间:2023-06-15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翟丽华 文/图 

2020年,邓继新被评为常德市脱贫攻坚“自立自强示范户”。

1962年,邓继新出生于临澧县四新岗镇青林村一户普通农家。幼时,他因故造成肢体三级残疾。婚后,他的妻儿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从事重体力活。

“我就是命运的弃儿!我从娘胎里出来时,不仅脊椎变了形,左右肋骨还各少一根,双腿长短不一,走路跛脚。”邓继新红着眼圈抱怨着命运不公。

尽管家庭困难,父母还是坚定地支持邓继新上学读书,他也不负父母期望,学习成绩优异。1980年,邓继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临澧县第一中学。“我是家里的老二,兄弟姊妹众多。虽然当时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最终没有入学,但这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并不比别人差!”邓继新自信地说,为了家庭,他决定换一条路重新开始,并帮助父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1984年,广西一家职业中专学校来常德开办无线电技术培训班。邓继新得知消息后,立即报名参加了2个月培训。培训结束后,邓继新结合学到的知识在家钻研家电维修技术。几个月后,学有所成的他便开始背着工具包走村串巷,干起了家电维修的小本生意。

1986年,邓继新与妻子相识结婚,不久,儿子出生了。“儿子出生后,我瞬间充满了力量,但生活的压力也增加了不少。”邓继新说,那段时间虽然辛苦,却也是自己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候。

看到儿子一天天地健康成长,邓继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以为自己终于熬出了头。2008年,邓继新突然接到一个噩耗:儿子在一次事故中眼睛严重受损。邓继新立即放下家里的一切,陪儿子四处求医,结果都无济于事。

2014 年,因为邓继新一家的特殊情况,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邓继新一家很快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混新房。不久,邓继新在附近的烟花厂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他的儿子也被推荐到工业园区一家纺织厂上班,一家人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2018年,邓继新一家年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

邓继新.jpg

邓继新检查烟叶生长情况

“老邓,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个勤劳肯学的人,又有栽种烟叶的经验,何不发展农业生产?只要你愿意,村里会给你最大的支持。”2019年下半年,村干部上门找到邓继新,鼓励他承包田地种植烟叶。在村两委的鼓励下,邓继新下定决心拼一拼。

2020年1月,在村两委的协调下,邓继新流转了34亩田地,开启了烟叶种植的创业历程。“我们全家每天都起早贪黑扑在地里,为了省钱,我们没有请一个人帮忙,给烟叶打芽、驱虫、施肥、分级打捆,都是自己干。每天凌晨4点,我就起床去烟田,一直忙到深夜。”邓继新说,遇到抢时间的活,他就聘请一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邻居帮忙,“帮助他们增加收入,也算是我的一点回报。”

苦心人,天不负。在邓继新的精心培管下,种出来的烟叶又大又厚,烤出来的烟质量非常不错,每亩产量达到300斤,当年就净赚了4万元,他本人还被评选为常德市脱贫攻坚“自立自强示范户”。

邓继新2.jpg

邓继新准备下田打药

“事业顺,越干越有劲!”2021年,邓继新又流转了100亩水田,全部种上了一季稻,成为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当年水稻收入超过3万元。2022年春,邓继新注册了临澧县双桂家庭农场,购买了4台高压打药机和一架农用无人机,并组建了一支农忙服务小分队。农忙时节,他就提供机器设备,安排小分队帮助种植大户浇水、施肥,每人一年也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敢于与命运抗争,向命运宣战,最终走出困境,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打拼,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邓继新掷地有声地说。

编辑:赖永彦